《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展》
年4月28日下午三点,《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北京金宝汇共享艺术空间盛大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王端廷、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太和艺术空间馆长、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艺术顾问贾廷峰、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黄岩、美国孔子学院院长、美国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摩根、金宝汇购物中心总经理胡泊、金宝汇共享艺术空间负责人、艺术批评家牧野等先后致辞发言,对邵岩个展表示祝贺,同时从学术上给予充分的肯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王端廷
王端廷开幕式发言:
我很高兴来参加邵岩的展览开幕式,感谢邵岩和策展人牧野的邀请!年邵岩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展览研讨会,当时邵岩还没有现在这么出名,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抖音”,七年之后,邵岩变成了著名的“射墨大师”。一会儿,邵岩还会表演他的水墨行为艺术“射墨”,这个展览主要展出的是他的水墨画和书法作品。
其实,邵岩的创作也就是这么两块:传统书法与当代水墨。当代水墨又可细分为水墨绘画和水墨行为。可以说他是一个在中国传统书法和当代艺术两个极端游走的艺术家。在“抖音”上很多人可能把他的水墨行为当做一种玩笑或恶作剧,但在我看来,他的“射墨”是一种严肃的艺术实验,是对传统书法的解构。他把书写动作从书法中独立出来,也就是说,他的书写并不以写字为目的,他只是呈现书写这个动作和过程。他的“射墨”艺术从材料媒介到手段形式都与传统书法有着截然的不同,它是对传统书法的背叛。实际上,这是受到西方现代观念主义艺术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蜕变现象,甚至他使用的注射器这种工具也是来自西方人的发明。如果说邵岩的“射墨”还有什么传统基因的话,那就是水墨和宣纸,正是因为水墨和宣纸的使用使得他的当代水墨艺术实验延续了传统艺术的文脉。与其说邵岩的水墨行为艺术背离了传统标准,不如说它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边界。
在邵岩的传统书法和当代艺术实验这两块,他是用他的传统书法来养他的当代水墨实验。他的传统书法作品卖得很好,他的“射墨”行为作品一分钱没有卖过。他的水墨行为不是商业艺术,这种当代水墨实验满足的是他自由的心性和创造的意愿。在我看来,纯粹的艺术就是没有功利性的艺术,相对他的书法创作,他的水墨行为艺术有着双重的非功利性,既不卖钱又写不出字来。从艺术本体角度看,“射墨”是一种不以写字为目的行为艺术,正因为如此,我把它看做是一种探索性的艺术实验。
正如邵岩所透露的,他还将在水墨实验上再做进一步的拓展,他要把“射墨”拓展成水墨戏剧和水墨舞蹈。这样的话,我们有理由对邵岩未来艺术的发展抱有期待。预祝邵岩的展览圆满成功!
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
杨卫开幕式发言:
大家下午好,今天降温了,有点冷,但这里却热气腾腾,很热闹,来了不少朋友。大家都是冲着邵岩来的,是冲着他的艺术来的,这是邵岩的魅力。之前,邵岩的射墨行为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这得益于网络的出现。因为网络的传播,使邵岩先生现在成了网红。总的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网络把艺术家从工作室里解放了出来,让更多的大众了解了当代艺术,了解了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所以,我说网络的出现是好事,至少它扩大了艺术的影响,也给传统艺术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可能。当然,网络也有其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表层,过于片面,往往让大家只看到艺术家的表面工作。对于邵岩而言,网络上抄作的大都是他的射墨行为,而忽略了他本人的背景和他创作的语境。其实,邵岩是一位具有很深传统功底的艺术家,在书法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曾获过不少全国性的书法大奖。那么,这么一位很有传统功力的艺术家,为什么要放弃传统书法,而选择这样的射墨方式呢?因为他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局限,希望把一些当代艺术的观念引入书法,将书法从传统书写的束缚中解放出。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邵岩先生在艺术上的雄心。他不满足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而不断求新求变的精神,这个行为本身,就表明了邵岩是一位崇尚创造性的艺术家。因此,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不要只看邵岩先生的这个射墨行为的表面,而应该看到他背后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其实,邵岩先生的这个射墨行为,与当代艺术的许多观念是同步的,他将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因素引入书法领域,不仅解构了书法的传统形态,也折射出了当代艺术之于今天的某些形态。我很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正本清源,把邵岩射墨的意义呈现出来,也希望借助于网络平台进一步发散出去。
总而言之,邵岩先生的射墨行为,并非一种哗众取宠的玩闹,而是一种意义的突围,是他走出工作室,走出传统媒介,希望让更多观众了解了什么是当代艺术,或者说什么是当代书法的一种探索与实践。
至于他的作品怎么样,这个展览大家可以看得到。其实,这个展览只是邵岩先生作品的冰山一角,受这个场地的限制,他的很多大幅作品没有展出。那些大幅作品更能反映邵岩先生的艺术面貌。当然,小中可以见大,通过这些小幅作品,也同样能够窥见邵岩的一些艺术内涵。最后,我要对邵岩先生的展览表示祝贺,也感谢大家今天冒雨赶来。今天的北京又遭遇了某种特殊情况,到处都在封路。但是,今天邵岩先生的展览现场,却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路封得再多,也封不住大家对艺术的激情。谢谢大家!
太和艺术空间馆长、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艺术顾问贾廷峰
贾廷峰开幕式讲话:
我是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到邵岩先生的艺术作品,说心里话,我曾在公开场合批评和质疑过他。在宋庄论坛上,我说关于射墨,你这样射,我也这样射,你怎么证明你射的比我好?当我看完了一楼的展览作品以后,我替他担忧的这颗心放下了。我看到了你严谨的书法解构,你的书法线条的质感,你对空间感的把握,以及你对尺度的一种驾驭,这个尺度驾驭是非常难的,你随时可以挥洒出去,但是瞬间你又可以拉回来。这需要内功,需要功夫,需要对传统深入的理解。
我们得益于自己的古老文化也受害于古老文化,尤其是中国的艺术,我们的文化太古老了,古老得让人窒息,让你喘不过气。艺术需要什么?需要反叛!需要叛逆!尤其是艺术家,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来说一定要反叛,不然的话,你在老祖宗那里搞来搞去是搞不出名堂来的,你必须要拿出十足的勇气来坚持做自己。
你不要老是吹牛,伟大古老的文明几千年,你说这些实际上是一种自卑。你爷爷厉害,不等于你厉害,你有什么可以值得自豪的?世界文明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了,你还在农耕文明背景下鼓捣那些水墨有意义吗?毫无价值!
作为艺术家,你首先要触动自己的灵魂,要敢于和古人不一样,和他人不一样,和自己不一样,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艺术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邵岩用什么手段,射墨也好,不是射墨也好,他在挑战一种不可能,从这点来说,他是一个实验艺术家。我很赞赏这种勇敢行为。艺术需要反叛,需要质疑,中国艺术家更要有一种质疑的声音,不然的话,我们不可能进步,我们的灵魂不可能成长。反,是反叛、颠覆的意思。通过这个展览我还是对邵岩先生寄托很多希望。我之所以寄托很多希望,是因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几千年以来再往前突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你超越不了王羲之,你也超越不了颜真卿,怎么办?你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求你自己的艺术通道,别的没有办法,邵岩具备这种从书法中突围转换成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我做水墨艺术近三十年,策划过无数的展览,一直在寻找一种艺术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和我们的古老文明有关,和当下的情感有关,跟原创的艺术表达形式有关,而邵岩正在尝试这些。我希望你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扩大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心胸,做一个给中国艺术赢得尊严的人。
美国世界中国学研究会首席执行官,前孔子学院美方院长约翰.摩根
美国世界中国学研究会首席执行官,前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开幕式讲话:
今天一定是很高兴,我想在坐的各位也都很高兴。首先,感谢邵先生邀请我来拜读他的大作,那么,我就不多说了,浪费大家时间了,这个活动要在美国举行,如果州长在的话,州长是没有资格说话的,我们会留艺术家多分享他的心得。所以我不论是院长还是做一个学者我还是少说为主,但是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两天前,邵兄说:"你来看我的展览吧!"我说好啊!那很好,那么这两天我们也没闲着,我和我的美国同事在西方为我们今天的这个展览在传播!我们的世界中国学研究会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叫:“世界艺术”是为大陆艺术家在海外传播他们的艺术家。我们给邵老师做了一个版面,目前通过我们的网站传播到了世界三十八个国家,可谓效率和传播面之广。今天早上起来我就收到了美国几所大学的教授,以及巴西圣保罗的教授,德国、英国、意大利还有台湾、日本和韩国等教授祝贺的留言,我在此非常的感谢他们!西方人是很希望我们的传统在西方展出的,我在贺信里谈到今天的事情是一个有具有中外影响力的一个事件!我希望大家也能为我们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一起来努力做一些贡献,我想再说的就是,我特别喜欢邵兄今天的这身打扮,我主张,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它的语言要具有一种我用三个词来概括,一个是luxury,就是华丽;第二个词是:glamour,漂亮;第三个是,stylish,富有时代感,这样一种色彩和概念的语言就是指传统的艺术一定要具有当代性,我认为邵先生的艺术跨越了几千年的文化,他连接了两个点,一个点就是几千年的文字艺术;第二个点就是当今代艺术,我们中国研究会也很乐意帮助邵岩先生建立第三个点,就是将他的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科技走向世界,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代表的就是未来!
好,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黄岩
黄岩开幕式讲话: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艺术家下午好,刚才杨卫先生已经说了天气变冷但邵岩先生的射墨在金宝汇这个空间却给大家带来了艺术上的温暖,刚才几位专家谈的都非常好,从各个侧面剖析了邵岩先生这几十年在中国当代水墨上的转型,面对他的艺术普系与建构,那我就念一下我个人的一个八股文吧,八股文也是文人的一个系统嘛,这个标题是“告别巴黎圣母院”。
告别巴黎圣母院:(北京王府井金街艺术传奇1——邵岩射墨剧+王府井金宝汇+奢饰品),人类纪元公元年4月15日人类文明史的地标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给人类21世纪诸多变革蒙上了一层”悲情”,我们人类地球母亲这颗诺亚方舟号将驶向哪里?“新方舟”的摆渡和此岸、彼岸摆渡航行都扑朔迷离,在太平洋这一边,地理标注的中国北京“王府井”这个大故宫,紫禁城文化圈的文化地标在年新中国成立后和上海外滩南京路齐名,世界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大谱系在此汇合,多少非遗在这条街上演绎春秋,这是中国第一名画张择端描绘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清明上河图》的世界经济中心的当代版,王府井金宝汇这个在世界新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聚集全球一线奢饰品牌在21世纪人类“物”与“精神”双定位的传奇就是一种宿命。中华上下年文明的金、木、水、火、土的科学观,中国文人艺术的儒、释、道观都集聚在这一建筑物艺术家演绎中,我们人类的母星从不缺艺术故事,古往今来人类每次遇到历史转折点,艺术家都成为指路的灯塔,标注中国艺术出生地的邵岩,就是今天艺术传奇、艺术英雄,从巴黎到北京,从《巴黎圣母院》到北京王府井金宝汇,从火到邵岩的水、墨,人类艺术导引将再一次上演艺术的传奇,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剧场效应,同邵岩金宝汇上演的“水墨书写舞台剧”,不是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而是给人类疗伤的注射器和邵岩的身体动能、八个支架的身体动能和中国口技,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的皮影戏与他的水墨剧三段将人类文明史文字演绎的汉字书写推到了一个新的极限,而文字中的印与国际时尚品牌的标志,通过邵岩的艺术图表、邵氏图谱的穿越勾连,在中国标注的时间简史年5月28日金宝汇上演,谢谢大家!
金宝汇购物中心总经理胡泊
金宝汇共享艺术空间负责人、艺术批评家牧野
牧野开幕式讲话:
刚才杨卫说外面在封路,但是大家都准时到达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现场表示感谢!刚才在下面的时候,我遇到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王亚女士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就问我,他说我想给你提个问题,我说提什么问题?他说你为什么做邵岩?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说你可以问邵岩我为什么做他?刚才各位老师都谈到中国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一直以来,更多的从广泛的意义上是在传统把传统艺术把传统书画当做什么呢?当做了我们可以趴在古人的尸体上去吸取营养,不断的在汲取这个营养,我不知道这样营养到底有多少,到底对个体生存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自卫,我觉得用这个词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我想说的就是传统是值得尊重的,传统是一座座高山,一座座高峰,这些一长串的名字他们构成了曾经的历史,但是就像贾廷峰说的一样,他不是我们当下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认知,但是它会支撑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当代在中西方汇合的当下这么一个现实语境之中,我们要面对我们的事实就是怎么穿越当下,而超越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当下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个生存语境的人怎么完善我们自身的人格,我想水墨他是一种可能,水墨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它不仅仅是在宣纸和墨上,它会在我们内在的精神上激发我们某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来到一个现代社会,我们如何从现代社会定义上分出传统分出历史,为什么提出历史的概念?就是因为现代性,它完成了一个阶段,我们又走到我们当下的阶段,就是如何站在水墨的立场上,站在水墨观念立场上对自身对自我生命做出批判,对我们生存处境做出认知,做出理解做出批判,同时对我们的未来,对我们被称为传统的引以为自豪的传统对未来的想象做出我们的实践和表态。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责任都要做自我的反思,因为我们是活生生的活在现代社会的无言民,知道光从哪里来,同时也知道我们的生命它有温暖的地方,还有就是在特别寒冷之处这个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相互之间首先完善个人人格,个人对生命的认知理解去做出自己真实的态度,这是我想说的这么一个概念,另一个呢,就是为甚是邵岩?
因为水墨走过这个过程,其实在水墨的实验上我们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走的是最早,我想各位专家赞同我这个意见,他们走的最早,但是我们近四十年的水墨实验,我觉得无非是两个方向:一种探索和实验,一个是在重复日本曾经走过的道路,另一个是把西方现代艺术表现主义的一些艺术纳入我们水墨语言的新的表达上,但是这种表达后面的支撑是什么?我想追问是一个生命才能支撑的艺术,是一个人创造了一种语言,才能描述我们当代这个世界,否则整个现场是失语的,当一个时代所有人处于一种失语状态,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说的传统说的书画艺术那就是个民间艺术就是一个杂耍,是一个不断的临摹不断的复制,不断的以一种无知性的方式,我们认为我们活着活在一个特殊时代里面,所以我要回答经济日报记者王亚的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原因我要做邵岩?因为还有前四十年我们的水墨并没有脱出我们实验的情境里面根本的原因,不在水墨的可能性,而在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人格,现代人观念和现代人能够提出我跟世界的关系,那么就意味着我跟水墨的关系,然后才是水墨,告诉我你该怎么做你该做什么的一种可能性,你的可能性就是未来中国的一种可能性,谢谢大家!
邵岩是一位传统书法造诣深厚的当代艺术家,他以传统为基础,致力于传统书画向当代水墨艺术转型的实验与探索。他从射墨行为书写出发,将传统书法的线条、节奏作为隐秘的支持线索,着力构造一种个体生命与水墨艺术表现更为自洽的射墨语言,呈现了一位个体艺术家的艺术行为和言说方式,开阔、好玩、魔性而神秘,既与传统保持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又做到了文脉一体。
《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展》隆重推出了艺术家体用水墨的系列艺术文本,这是水墨再出发的可能,也是水墨指涉可观察世界的语言发现。
中国旅游卫视协会秘书长耿德文、发改委价格认证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紫砂七老研究室主任王光辉、北京号召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名城老爷车拉力赛总负责人张赤兵、北京中证正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纪军、北京汇捷城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政、著名艺术家、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季宏敏、北京而已美术馆馆长孙玺祥等余位嘉宾、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展》开幕酒会。
开幕现场,邵岩即兴表演了射墨行为艺术,十分钟时间,在小提琴手高山流水悠扬旋律伴奏下,创作了巨幅《黑洞》射墨作品,受到与会观众的好评。
开幕现场
邵岩年生,文化部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家群体工作部委员,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中西方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汉字艺术中心主任,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景德镇陶瓷中外艺术家协会艺术总监,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中央美术学院、荣宝斋画院外聘教授、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中国现代书法代表,30年历届国展现代书法大奖获得者,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80余次,出版专着十几本。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美国《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社,意大利银行集团、香港艺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国际重要机构收藏,独立汉字、水墨、陶瓷艺术家,现居北京。
邵岩当代水墨作品:
灵光
40x60cm
圆明园的火
60x70cm
不
40x46cm
滚
75x80cm
山海经
50x55cm
展览主题:反兑水墨--邵岩当代水墨艺术展
主办单位:金宝汇共享艺术空间
承办单位:北京水江南艺术展览机构
开幕酒会:年4月28日15:00
策展人:牧野
学术主持:王端廷、杨卫
媒体统筹:海东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88号金宝汇购物中心金宝汇共享艺术空间
媒体支持:艺美视界网、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百度百家、雅昌艺术头条、中国美术家网、中国国画家网、中国艺术资讯网、中艺书画网、华夏经典艺术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中国文化新闻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全国五十家媒体。
艺术其实是人类社会生存压力中的最后一层公众情感壁垒,离开音乐会、电影、画展、艺术设计、文学小说这些文化软体,巨大的城市和旷野的乡村瞬间就只剩下机器的喧嚣声了,艺术是走向心灵家园的通道和良药,让艺术走入生活,用艺术点亮世界。
——Esther玫霏
本期编辑:Esther
史绪艺术家导演感谢朋友们,支持原创,让我坚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