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中国股市最疯狂的时期进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1年了,股票市场除了留下疲惫不堪和收获的花白头发,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去留恋的了。有人说过,投资也是一门艺术,而我能理解的投资艺术,应该就是指在市场当中赚到钱的人了吧!因此,我们大都是不懂艺术的,在股市里亏过钱的人,一问就是一大堆。真正懂这个“艺术”的屈指可数。今年5月以来,我也开始嗅到艺术味儿,虽然是小试牛刀,但是其中的道理还是深刻的。我们任何时候的投资,只要你能把眼光看远一点儿,股市里的惊涛骇浪,似乎都化成了水面上的涟漪闪闪。作为投资,肯定就是讲求价值,也就是说,如我们能够买入低估值的股票,这就具备赚钱的条件,只是时间问题。大家都知道股票是有风险的,但是对指数而言,风险程度就相对降低了,因为它是一揽子股票,即使一个股票出现了黑天鹅,但对整个篮子里的股票而言影响并不太大。
把投资说成艺术,看去会觉得有点俗,不过,定投指数基金,考的是“耐心和定力”,难道不是真有些艺术范儿吗?今年我尝试买入的六只低估值基金,还没有一只亏损,享受到了“钱为你工作的情趣”。当然,你可能会说是运气,但是,运气总不会都是好的吧,通常会是时好时坏,就像赌博。我想,玩指数基金,戏称之为艺术并不为过,不为别的,只因为挣钱了。所以,我们只要了解投资的道理,就会在市场中获利。我觉得巴菲特老先生是懂艺术的,因为他从来不推荐股票,但是他推荐你去买“指数基金”。兜了一大圈股票的话题,其实今天我们真正要说的还是真艺术。虽然他和投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艺术”总是相通的,一起来听听。
细江英公是战后日本第一代现代摄影教父大师,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与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合作的《蔷薇刑》,他还是日本著名摄影师森山大道的老师。接受《时尚先生》采访时,细江英公总结了自己的摄影观念和思想。
细江英公的照片基本都以纪实的手法拍摄,这个手法很便利,不过要想在写实照片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就必须花费很多心思,比如如何让写实的镜头变得浪漫起来。如今智能手机让摄影迅速普及,但没有想法地拍只是拍照而已,算不上是作品。细江英公说,将自己的思想传达出来的,才叫创作者,“思想是指人类的看法,处事时自己的姿态,是生活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以此为背景,才能创造出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俳句,或是音乐,都是基本相同的。摄影也是其中之一。”
谁都能拍照,这是摄影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也有陷阱,“思想要通过技术,让它产生现实的方向,这才能成为作品。摄影是在深刻的思想上成立的、表现出来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到。摄影的同时也需要审美和绘画之心。要创作伟大、优秀的小说,或者是一曲绝伦的音乐,是前路漫长的。摄影也是一样,我希望大家甚至能想象着自己身处战场,不断给自己激励,再去拍摄。”
细江英公十分坚持自己的表达自由,不管其他人说什么,他从不对自己的作品抱有疑问,“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创作者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并没有‘这样的表现方式就不好’这种说法,也完全没有‘照片必须这样拍才行’这种规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就好,这样才能做出独特的东西。创作者必须这样。”
在细江英公看来,原样照搬和模仿他人做的事情,从学习技术的层面来讲,也许是有益的。但是,艺术是模仿不来的,“艺术就是创新,是做他人从未做过的事情,不模仿照搬,独有创意。这才是艺术的根本。”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