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终时,大家除了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也会对未来一年做出展望,理财市场也是如此。所以力哥决定说说我个人对年理财市场的展望。
先声明一下,以下观点仅仅是力哥的个人观点,仅供各位参考,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毕竟为理财是个很个性化的事情,没有办法做到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策略。
任何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基于当下和过去的,而越是接近当下的历史,对未来的影响就会越大,所以在投资理财市场的预测,同样是立足于当下的。
那当下国内理财市场是个什么局面呢?
一个字——降。
CPI在下降,利率在下降,GDP在下降,人民币也在贬值,大部分城市房价在下降,当然房贷利率和首付也在下降,金价、油价、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都在下降。由于央行的降息,相应的,国债、信托、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等固定收益类的投资收益都在下降。而原本能成为寒冷冬日里一枝独秀的股市,在经历上半年的疯狂上涨之后,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6、7、8三个月里出现了两次股灾,彻底打断了市场的做多热情。这就是我们在迎接年时面对的国内投资市场格局。所以年投资市场的分析,只能根据年的现状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的局面,进行理性分析和推理,接下去力哥就一个一个来说吧。
?股市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股市。我先把各大券商的预测报告和大家简单说下。
总体上看,明年基本上没有哪个券商看高到点上方(有少数几个私募看高到点),但也没有哪个券商看低到点下方,大部分券商认为明年沪指会在点到点之间波动。
理由显而易见,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大牛市重新起来,但往下深跌也阻力重重,不符合政府的意愿,尤其是经过了年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起大落,大部分券商认为年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市休养生息,股民自我疗伤的局面。
券商的预测有道理吗?有道理。
可券商的预测会准吗?准确的概率非常低。尤其是大部分知名券商都给出了-点的区间,那就很有可能明年会跌破点或者涨过点。
在年年底,大部分券商对年的行情预测是-点,因为此前多年沪指都在-点之间徘徊,但因为年12月的行情中沪指突破了点,市场处于牛市有没有来的争论中,所以最理性的推测,就是向下可能回到点,向上可能继续达到点,这样的预测合情合理,中规中矩,也是发生概率最大的一种推测。
但是年的实际走势是-点,向上突破的空间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券商此前的预测,而由于今年沪指已经达到过点,把年线中枢一下子往上拉了一大截,所以现在券商会更多的认为以现在点来看,向上预留了点空间,而向下则只预留了点空间,这都是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理性预测。
但是我们都知道,用理性来预测股市不一定准,所有过去那么多年的券商年度预测报告,绝大多数都不准,而且越大的券商,预测准确率越低,越是众口一词的预测范围,越是有可能不对。反而是一些小券商,有时候预测准确率还会高一点。
我记得年年底的时候,力哥所在的媒体编辑部搞《大话》预测,大家抽签来选自己预测的项目,有一个85年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记者抽中了预测股市,年沪指是一路跌到点,所有成熟投资者对年的行情看法是非常谨慎,但这个小记者因为出身牛犊不怕虎,反正自己没有名气,没有历史负担所以随便说,和其他人一样的预测显然不够刺激,所以她就预测年沪指会最高上冲到点附近。
结果年沪指的确在7月最高冲到了点……一时间,大家都说她是股神……
这和那些小券商容易预测准是一样的道理,而大券商们众口一词的预测区间之所以特别不准,是因为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造成的。
股市本身是无数投资人的博弈,而投资人在做出自己投资决策时,往往会根据周边信息,那些影响力最大的观点就会影响最广大的投资者,知名券商的预测报告,看的人多,信的人也多,当市场中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一预测时,往往这一预测就会失败。
比如股灾后,政府说点前绝对不减持,大家都想做聪明人,于是有人点就提前开溜了,有人点就提前开溜了,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那沪指就真的没办法达到点了……事实证明,最后沪指反弹到点就反弹不动了,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股市里没有百试不爽的常胜理论的原因,任何一种理论如果有效,就会被广而告之,大肆推广,但因为大家都用这种理论去操作,最后就会造成这个理论本身的失真,说到底,是因为股市本身是无法被准确预测的。
但是大部分券商给出了到点的预测,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反向指标。
最后有可能出现这三种情况。
一是年重新回到年上半年的死水状态,就一直在点附近波动,上下不过两三百点。赚钱机会很少,但这种可能性,我认为不是很大,因为年,国内国际经济局势可能会面临巨大变化,怎么看股市都不像是个会安安静静在一旁做个美男子的角色。
二是冲到点上方,重燃牛市。
三是再次跌破点,甚至跌破点,引发新一轮的亏损潮。
人人都希望出现第二种可能,但还是从理性角度出发,明年出现第三种情况的可能还是要大于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可能。
因为现在的宏观经济局面,比1、2年前要更差,而且央行也很难持续用放水的形式来打造所谓的资金牛,因为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洪水会外泄,过去人民币一直外升内贬,是因为人民币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随着人民币的逐渐出海,中国央行发行的海量货币,必然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下跌,而为了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推动国际化进程,中国政府又不可能允许人民币疯狂贬值,所以这就会约束中国央行比美联储更没有节操的拼命货币放水刺激经济的行为。
而货币政策的放水,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说,叫需求侧改革,年,需求侧改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等银行利率降到0了,你还能怎么降呢?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政府一直在提所谓的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其实是减税,降低企业和员工的负担,增加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减少对供给的影响,这比你撒再多的钱都管用。
但这又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因为人性使然,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政府天然就希望把钱留在自己手里,手中有钱,心中不慌,我拿着钱,不管是送给非洲小伙伴,还是给国企职工发福利,或者只是装修一下办公室,买个几千元的空气净化器,都是好事,总比没钱可以花好吧。
中国改革前途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年,货币放水会比年有所收敛,想靠单纯的资金推动牛市,恐怕会非常困难。至于改革牛……这个……我们屁民说了不算啊。
所以年的股市,我认为投资者还是应该谨慎为主。
不过希望总还是有的,要是股市真的重新走牛了呢?中国股市是个疯子,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力哥才反复说,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最笨的投资策略,一点点定投。如果股市重新冲上点甚至点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至少我不会完全踏空,但如果不幸年跌破了点或者点再创新低——那才是一个估值真正低估的,可以比较放心买入的点位,那时你依然可以无比从容的继续加码定投,眼中闪着贪婪的亮光!
?楼市接下去说说楼市,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经济低迷,政府希望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意愿更加强烈了。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了这一点,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一定会进一步放松。如果经济还是不行,会出台更多刺激楼市的政策,比如暂时免征营业税等等。
这种情况下,年,如果你是要买自住房,尤其是结婚和孩子读书的学区房,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出手时机。如果能等到央行继续降息,或者税收方面的进一步优惠,则那时买更好。
但如果你考虑投资楼市的话,我强烈建议你要当心了。二八现象会愈演愈烈,只有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价明年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力哥比较看好的二线城市,包括南京、杭州、厦门、三亚、青岛、珠海等,要买一定要趁早。
更多关于楼市的分析,请看力哥此前推送的文章:《明年很可能是又一个买房黄金窗口期!》
?固定收益类产品
再来说说固定收益类产品。
由于股市重新走牛的概率在降低,而随着央行持续降息,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也在降低,所以我们就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活期理财产品的占比,增加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占比;也就是减少宝宝类资产的配比,增加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万能险或者信托产品的占比。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该还会降息,可能年初过年前后就会有一次降息,所以提前买长期理财产品,能够锁定利率下降带来的风险,因为明年余额宝们的收益肯定高不上去,能有3%就不错了,大部分会在3%以下波动。
而对资金规模比较小的个人投资者而言,纯债基金,靠谱的P2P,分级A,依然是(准)固定收益产品中的三大支柱,能获得比单纯购买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更高的回报。
要特别提醒的是,分级A的约定回报一般都是跟随央行利率调整的,约定回报的降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分级A的吸引力,增加分级A的折价率,但如果股市持续低迷甚至继续大幅下跌,分级A又会有强劲的风险对冲性投资者买入,所以如果想要做波段的话,分级A的走势需要我们时时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