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内容 >> 正文 >> 正文

海关总署新闻吹风会介绍落实优化口岸营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19/1/8

主题:

海关总署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新闻吹风会

地点:

海关总署

时间:

年11月30日10时

发言人: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白石

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彤

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汽车物流事业部经理李欣

主持人:

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陈垂培

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陈垂培

[陈垂培]各位记者朋友们,我们开始今天的吹风会。欢迎大家来到海关总署参加海关总署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新闻吹风会,最近各大媒体对优化口岸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措施进行了持续报道。我们今天向大家通报一下这项工作落实的进展情况,这是我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具体体现。我们今天邀请到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同志,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白石同志,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同志,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彤,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汽车物流事业部经理李欣同志出席今天的吹风会。本次吹风会大约一个小时,现在请张广志主任介绍情况。

发言人: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

[张广志]首先欢迎大家!我看今天来了18家媒体,这里有些是多年的老朋友,有些是刚认识的,我们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落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目前的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今年9月18日和26日,李克强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第25次常务会上,审议通过了《工作方案》,围绕“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第26次常务会进一步明确了3个方面的指标任务:一是11月1日前将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8种;二是10月底前由各地向社会公布当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三是年内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比去年降低美元以上,沿海大港要有更大幅度的降低。9月29日下午胡春华副总理又专门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对落实国务院两次常务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

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按照责任分工,扎实推动《工作方案》的落实。前不久,我们召开了一次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涉及到这项工作的20多个部委联络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听取了各部门所牵头负责事项的落实情况,并对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了要求。从联络员会议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感觉各个部门非常重视,比如财政部刘昆部长担任清理口岸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主任担任通关时效评估工作总负责人等等,其他部门也都很重视,各部门推动落实工作比较迅速。我们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把两次常务会之后这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给大家通报一下。

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一、世行指标排名提升

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年营商环境报告》,我国的整体排名大幅提升,其中跨境贸易排名由97名升至65名,跃升32名。为了实现“更进一步”的目标,我们目前正按世界银行标准与可比较的排名领先国家精准对标,深入查问题、找短板,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二、压缩通关时间效果明显

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已经连续8周稳定在40%以上,提前完成国务院要求年底前再压缩三分之一的任务。

三、监管证件联网核查顺利完成

11月1日前已经将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数量从86种减至46种,比年减少三分之一,除4种不能联网外,其余42种监管证件全部依托“单一窗口”实现联网核查。

四、监管证件办理程序进一步优化

商务部将10种汽车零部件的自动进口许可证下放至地方办理,并从10月15日起实现自动进口许可证和进口许可证(除消耗臭氧层物质外)申请、签发、通关全流程无纸化,下一步将调整有关进口许可管理目录,调整完成后,预计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录和限制进口旧机电产品管理目录的产品数量、办证份数、金额将大幅减少。

海关总署、贸促会的原产地证书可通过“单一窗口”等方式在线申请并收到审核结果。

市场监管总局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项目已实现“网上办理全流程”。

移民局正在开展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人员登轮、船舶搭靠证件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五、全国通关一体化稳步推进

海关总署大力推进关检业务全面融合“五统一”。8月1日,实现统一申报单证;9月30日启动统一风险研判、统一指令下达试点,年底前推广到各直属海关;目前正在推进“查检合一”和“多查合一”,年底前实现统一现场执法;年底前将原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和原检验检疫通关主干系统合二为一,实现统一作业系统。

市场监管总局通过与海关总署之间的数据共享专线等渠道向海关总署提供涉企信息,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中国铁路总公司会同海关总署推动铁路运输货物无纸化通关,开发铁路运输工具和舱单管理系统并于11月15日上线运行,推进国际联运运单的电子化采集,实现铁路货运票据的电子化填制、传递和全流程信息贯通。

六、“双随机、一公开”实现执法领域全覆盖

海关总署按照全链条监管“选、查、处”分离的要求,目前已完成全部执法领域12种抽查事项的全覆盖,除现场发生特殊异常外,已全面实现“随机选择布控”和“随机派员查验”。

七、“提前申报”应用不断扩大

全国海关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鼓励企业采取“提前申报”方式报关,上海海关的提前申报比例已达到20%;同时海关总署正在积极推进报关单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

中国铁路总公司自今年9月1日起,实现了中国铁路与俄罗斯铁路在满洲里、绥芬河两个口岸的信息交换,两个口岸的铁路国际联运运单信息和进出境列车编组信息能够实现提前预报,下一步将推进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和蒙古国铁路的信息共享。

八、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扩大至全国海关

海关总署加大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力度,由前期的本地保单本地使用扩大至保单全国通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中银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通过“单一窗口”联网海关H系统,实现保单验真和保险额度自动核扣。

九、税单无纸化改革加快推进

海关总署会同税务总局加快推进税单无纸化改革,两次常务会议之后,10月22日税单统一电子印章已经正式上线运行,11月19日起在全国推广《海关专用缴款书》企业自行打印,实现海关业务现场的全覆盖。过去企业需要跑到海关现场打印,现在企业可以在办公室自行打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十、“先验放后检测”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10月19日起,海关总署将进口铁矿“先验放后检测”监管模式推广到锰矿、铬矿、铅矿、锌矿等矿产品领域。

十一、第三方采信制度稳步推进

海关总署加强与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合作,积极开展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下的第三方采信机制专项研究。下一步将总结上海自贸区等第三方采信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选取2-3种一般风险进出口商品在全国范围试行第三方采信制度。

十二、多式联运监管基础不断夯实

海关总署研究制定海关多式联运进出境货物监管办法,推动海关多式联运监管立法工作,并优化相应业务系统。

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宁波港、连云港等港口推行EDI信息交换,开发路港装卸和多式联运协同信息系统,提升多式联运换装转运效率和服务质量,下一步,将探索与全国主要港口推行信息交换,推进与船公司、大客户、海关、国外铁路等信息的交换。

十三、边境口岸通关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

海关总署、移民局协调港澳方面,在港珠澳大桥、青茂等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新型查验通关模式,下一步将复制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口岸。

十四、鲜活农副产品通关更加便利

我们已经在新疆和内蒙古的部分边境口岸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蒙古国开通了5条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下一步将在其他边境口岸继续推动开通“绿色通道”。

移民局部署在内蒙古满洲里、广西友谊关、云南磨憨、深圳皇岗和珠海拱北等陆地边境口岸我方一侧设立边检专用“绿色通道”,为载运水产品、果蔬等鲜活产品的出入境车辆提供优先检查、快速验放服务。

十五、“单一窗口”建设成效显著

11月1日起,“单一窗口”在原有26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新增8项服务项目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单一窗口”实现与25个部委系统“总对总”对接,完成12大基本功能建设,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口岸范围,满足海运、空运、公路等各种口岸类型和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业务办理,主要业务(货物、舱单和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由去年底的30%提升至87%以上,其中货物申报应用率基本达到%,提前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年目标任务。

十六、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海关总署积极推进报关单无纸化,目前应用比例已达98%。正在开发测试进出口集装箱堆场信息的动态管理功能子系统,努力实现内外贸集装箱堆场的电子化海关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标准化工作,正在组织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9项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包括跨境电商交易服务规范、电子运单规范、电子报关单和订单基础信息描述,以及商务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等技术领域。

十七、查验设备智能化工作有序开展

海关总署今年底在部分海关开展“先期机检”和“智能识别”作业试点,下一步将在全国具备条件的海关现场实施“先期机检”和“智能识别”作业;在全国主要沿海、沿边口岸货运查验现场推广集中审像,目前全国在用的H设备中已有80%连入集中审像系统;在部分直属海关开发监管录证可视化系统,执法作业图像、视频上传至云端,实现查验全程“透明化”;在出入境旅客流量较大的口岸推广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加快配备旅检智能指挥台、人体快速检查设备等。

十八、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海关已与欧盟、韩国、新加坡等9个经济体、36个国家(地区)实现了“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与哈萨克斯坦、蒙古、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加拿大等重要贸易国家的AEO互认工作。

此外,正与欧盟就检验检疫证书联网合作进行磋商,推动双方电子证书数据交换,同时推进我国的电子证书系统与已签署合作协议且建有信息系统的泰国、墨西哥等国的系统对接。

十九、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工作扎实开展

10月19日,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印发《清理口岸收费工作方案》,部署各省(区、市)政府开展清理口岸收费工作;10月23日,财政部成立由刘昆部长任组长、其他五部委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清理口岸收费工作领导小组;10月24日至11月6日财政部组织4个调研组分头开展口岸收费实地调研。11月底前已完成对全国口岸收费现状的摸底工作。这方面财政部抓得很紧,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

二十、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示

国务院常务会要求,截止到10月31日,全国所有的口岸公示收费目录。31个省(区、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在对本地口岸收费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基础上,制作了收费目录清单,已于10月31日全部实现向社会公开。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5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口岸收费抽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各省(区、市)清理口岸收费工作小组对本地区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情况进行自查和抽查。

海关总署目前正在“单一窗口”上开发口岸收费查询功能,届时企业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移动端查询和比较各口岸收费情况。

二十一、通关热线服务更加便民

全国海关系统统一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人工服务,受理范围包括业务咨询、通关求助、投诉举报、信访建议,各直属海关服务热线接通率均不低于95%,平均等待时长不超过30秒。1-10月全国海关热线受理话务咨询.8万次,热线接通率95.8%。

移民局部署全国边检机关在政府网站或口岸执勤现场公布24小时“边检服务热线”,方便社会咨询;在所有口岸执勤现场设立意见箱,公布移民局、边检总站(边防总队)、边检站三级投诉电话。

二十二、通关时效评估积极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主任担任通关时效评估工作总负责人,制定口岸整体通关时效第三方评估工作方案。目前正在17个口岸城市开展纸质问卷调查,同时在全国口岸范围内通过海关热线微博、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