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夷身上镌刻着时代烙印。少年时代历经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青年时期参加迟来多年的高考,接着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年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里击水中流,积累上亿财富。他是典型的中国创富一代。
三十年前,他就立下决心:一定不要离开投资行业,如果不做这个我就觉得没意义了。三十年后,初心不忘的他已经是北京益明投资董事长,身家过亿的专业投资人。
近三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他经历了从投资个股到资产配置、从散户投资到机构投资的转变。他说,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你不熟悉的领域中能否配置到最好的资产——而这,需要仰赖专业机构的引领。
他认为,高净值人群有两个翅膀: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工作之余,自学摄影,成功举办个人影像油画展。他是投资人中的艺术家,艺术家中的投资人。
如何从1万本金做到1个亿?请看宜信财富高级副总裁赵若冰对话北京益明投资董事长谢明夷,为您揭秘这位传奇投资人的心路历程。
请听他们怎么说↓↓↓
赵若冰:您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媒体说您是“一万本金起步,最终做到上亿资产。”能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吗?
谢明夷:年开始,我就开始炒股,那时候人在深圳。深圳是全国资本市场第一块兴起的地方。我是中国炒股的第一代人,完全是靠铁铲子炒股票炒出来的钱,一铲子一铲子的,真是这样的一个。
年开始,中国北京设立第一家证券公司,可以交易股票,它是由区域性的,从深圳扩展到全国。在北京,我当时的总公司成立一个证券公司证券部,专门做投资。后来我就回来北京当老总,搭了一个班子专门做这个。
做了之后,那个时候也算机构代理成员。北京这边对资本市场一窃不通,而我是从深圳做过股票的人,回来就非常显赫了。当时我们没有K线图,没有电脑,每天收盘之后的晚上,我会自己用笔画一个走势图。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有了把它当作终身事业来做的决心。后来离开了公司,完全自己做了。当时我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能离开这个行业,如果不做这个我就觉得没意义了。我太喜欢了。
当时上市用的是一种抽签制,老股民你拿到那个签子,你用原有账户配售,配售又不花钱,可以开很多账户,或者你就配售到了,配售到原始股一上市,有点像原始的一级市场。上市就翻几倍。
还有一种。可能那些企业上市不规范嘛,知道它要上市,所以我们私底下就可以买卖他的股票,叫一级半市场。就拿着麻袋,看哪个地方的好企业要上市,先去买股票,都是现金提过去。
赵若冰:后来是如何发展出了资产配置理念呢?
谢明夷:你再回到过去那个市场不可能了,它有历史的特定条件,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过了这个时代这个就没有了。
到后期,我们就完全纯粹地做市场了,逐步开始研究企业了,周期有短周期,因为精力消耗太大。搞交易的,自己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也并不一定很合适了。每天晚上要高度集中,神经性头疼。
市场逐步朝现在的规则越来越靠近了。当时中国国内市场,是一个技术派的市场,完全看技术分析,当时的配置是股票之间的配置。当时已经觉得,不同股票的特性,风险度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个市场里边,不同的品种风险度不一样。
赵若冰:投资者在自己的所有不同的大类,比如资本市场VC、PE、固收、房地产基金,这个大类之间的配置也很重要,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吗?
在这个上头实际上我搞了那么多年,很多人把自己觉得市场了不得,实际上它把市场的上涨和牛市的偶然性当作他成功的一种资本,觉得我已经了不得了。
实际上是并不是你赚钱,是牛市赚的钱。市场赚的钱而把功劳归功于个人,所以觉得已经战胜市场了不得了。当你真正在市场里待久了,能够活下来的时候,你才知道市场不靠抗逆性。
当你在小河小沟里你觉得了不得,什么都淹不死。当你进入大海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很多人大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这种能力,在这个市场里很快就被吞噬掉了。
我当时已经考虑到,财富积累起来很不容易,来的快走的也太快了,当时就考虑到,要分散投资到别的行业。我当时投了各种企业、房地产。当时已经意识到跨市场、跨区域投资。那时没有母基金这个概念。当时一个概念就是,分散挺重要的。
赵若冰:您当时选的这些项目也好,或者是股票也好,自己做的这个资产配置主要是什么原则,还是没有原则?
谢明夷:我觉得要拿出一块钱干别的。中国没有这个体系,没有市场去选择,你只有从身边去了解,朋友告诉说那儿有个项目,一拍脑袋就觉得可以了,就买点进去。
所以说,资产配置跨行业的这种宽品种的、跨区域的,都是靠朋友介绍,我觉得是分散了。分散了,好多篮子安全了,实际上最后很不成功,就是说那个资产时劣质资产。一个渠道并不是你经过筛选就可以了。你没有能力去筛选、也没有机会条件给你筛选的时候,你一定会吃苦头了。
第一个,你掌控的能力,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置。
第二个,你选的就是臭鸡蛋,没有办法,最后出了问题了才发现:这个不对,完了又卖出去。
当时想法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客观来讲,这也是很多高净值人士走向失误的陷阱。朋友介绍项目试一试吧,一试陷进去了。这个东西是中国很多走过来的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当你一离开这个状态的时候,真正特别好的资源,人家行业内的就瓜分掉了,轮不到你,轮到你的一定不会是特别好的资产。
你又不在这个圈里,你无法去鉴别。所以说,这造成了,这种分散性投资很少成功的。
赵若冰:资产配置是今天防控风险的最佳最佳渠道和手段没有其他,在资产配置这方面您有什么样个人的心得?
谢明夷:当然,实际上对资产配置在经济学里边,议论的很深了。比如说在西方大学的教科书里只要你学这个投资的,资产配置一定是主课程。我觉得理念在中国也已经是成长开花了。过去有没有项目,有没有小的消息,有没有个股,你推荐个股让我赚把钱,它始终是一种机会性的那种投机心理。
现在随着海归的回来,你还这么搞肯定不行了。资产配置这个概念已经在中国的投资界成为主流了,现在谁还有投机的散户,但比重已经不是特别大了。
资产配置逐步成为主流,包括品种的配置和资产的配置。小的范围是品种配置,大一点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已经大众化:三分之一现金,三分之一股权,三分之一证券等等,不同的状况你要分类了。
所以说大家都在讲的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其实,母基金这个概念我觉得值得大书特书,要把这个事情广而告之一样宣传。
赵若冰:为什么您这么认为?据我所知,很多投资者觉得母基金没有特点,时间还特别长。
谢明夷:当你投资摆脱了短期的急功近利,理性投资的时候:时间是你的朋友,你投什么,经得起时间考验,这个问题就马上突出出来了。毕竟,银行固收、包括保险,由于通货膨胀,收益这一块越来越低了。
现在大家分析财富积累,会发现:越有钱的人越有钱,钱生钱是最快的。你靠工薪阶层做其他的,升值肯定越慢的。实际上来讲,要想钱生钱生更快,实际上靠固收已经不能达到。
从配置来讲,除了固收之外,可能就是一个股权投资了。股权投资也好、另类投资也好,门槛很高,它一定是高风险的。但我又想入,怎么办呢?
实际上来讲,只要你选择,它是相对安全的。一提到均值状态,母基金的优势明确发挥出来了。
就是说,母基金最适合初入到股权投资和高风险领域的人。你如果投了母基金之后,风险度相对稳定。如果你有驾驭能力,你可以再往里边高风险的产品去探一探,起码降低了你的恐惧感和不信任度感。我要有一块资产是安全度高的,但它又要能够抵御住这种通货膨胀。我不愿意吃很低的利息,我就配置母基金。这是非常理想的一个状态。
关于基金,你可以选不同的行业,有激进型,有一般型,比如房产相对来讲安全,互联网有风险度。母基金的选择上,你需要稍微适当选择,但是它已经在技术手段和策略上给你防范了一下,至于你的风险度爱好你可以再选择。
即便宜信也有不同的母基金也可以选择,有VC的、有PE的、也有房产的,有亚洲区域的,也有欧洲区域的,这个你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摩根斯坦利,也可以选择黑石。根据你的状态来选择,这样风险度既可控,又符合你的爱好,或者偏向于你熟悉的行业。
赵若冰:咱们的投资者总是觉得资产配置是海外的舶来品,觉得母基金没有什么特色的。咱们这些投资者和听众朋友不一定有您这样在资本市场这么资深的经验,怎么能在道理上大家能深刻地理解母基金的优势?
谢明夷:很多人认为,母基金来讲是收两次费。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你说在固收里面多收一点费用影响很大,但你在权益类高收益里边,多几个点少几个点影响真的不大。你买对股票了,高一点低一点根本不重要,少几分钱和多几分钱而已,但你选错了股,简直你是灭顶之灾。
再说时间长这个问题。这是另一个障碍。
除此之外,在中国,人们对基金印象不是特别好,我们有上百家公募基金、两万多家私募基金。有些人对基金本身有一种抵触,再加上母基金,更容易出坏苹果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些事,我最想说:重要的是鸡蛋不再放错,而且选择好鸡蛋。就是说你看一家母基金,看一个公司,它的基金构成是不是好的鸡蛋?这个我觉得对他们来讲更重要。
就是说,任何一个行业,他们一定要理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基金。中国房地产,前五家你能数的出来。中国互联网最好的几家,一定是稀缺资源。
在国外来讲稀缺的资源会一抢而空的,其实不需要推销,但是我们大家由于认识的程度有限,觉得这好东西还得下功夫推销。
如果说,最好的你不做,你就不要做这个行业,无非就是这样,对不对?打篮球不挑姚明这样的队员,就要在最好的一边选。
我觉得,在这一点理解上,如果你告诉他,你不选这个你没得可选了,要不要配这一块?要配这一块配最好的,最好的谁有?你可以选择。
赵若冰:就像您刚才讲的,我们可能有一些出入私募股权领域的一些投资者,可能对于像您刚才讲的非常大牌、非常优选的机构不是太了解,所以还要花时间。
谢明夷:和高净值人士对话,如果说你水平稍微差一点,无法对话。基层员工跟高净值人士对话,文化、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以及中文能力很高的,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客户。就是说,我们私人银行的客户服务端,跟人家柜台上的,没有可比性的。光有漂亮的脸蛋是不行的,还一定要有专业的知识,起码能和高净值人士交流起来。
赵若冰:关于财富传承,您现在有这方面的想法吗?
谢明夷:实际上,我到这个年龄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关键问题是,他不喜欢你上一代的工作和企业的内容。他不喜欢,你让他做一定做不好。他骨子里热爱的东西是从小培养的。
现在已经有人从小开始教起,让孩子参加董事会。是不是能够行?我觉得未必。千万不要去追求一定让孩子接你的班,接班我觉得接不好你强让他做,物极必反,反而不一定好。
退一步来讲,就是说,我给孩子装上翅膀。因为我有这个能力,你想在干什么,我能给你开一个天地。
再差一些,我找一些基金管理人管理财富,你别给败掉。因为在中国,驾驭财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觉得挣钱很难,驾驭财富也很不容易。就是说,你没有这个能力,财富也是驾驭不住的,一定会散掉。
当财富在你身上时,无数风险也堆积你身上。无数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zz/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