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内容 >> 正文 >> 正文

年度盘点艺术市场篇现当代艺术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21/4/25
刘文斌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691.html

没有人能料到,年的第一季度是在无限延长的假期中度过的。变化,似乎来得猝不及防,但只需回头看看过去一年,不难发现,艺术品行业格局的改变早已显露端倪。

结构性调整,是年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国际化和年轻化,则是此轮调整的两大基调。从拍卖行、画廊、艺博会运营方向和模式的转折,到藏家趣味和心态的改变,乃至艺术家对成功愿景的调整,彼此共生互融,加速着市场的破局和厘革。

拍卖行,

风向之变

现当代艺术市场的上升期

年拍卖市场的首个利好消息,莫过于现当代艺术板块的上升势头。

尽管相比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古董瓷玉杂项等传统主流板块,现当代艺术在中国内地拍卖市场近30年的历史成交数据里,份额常年在10%的基准线附近徘徊,与战后和当代艺术牢牢占据西方拍卖市场半壁江山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尤其纵向比较时,便能发现其近年积蓄的潜能。据ARTBASEL和瑞银合作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含港台地区)的现当代艺术板块在截至年的10年里上涨了88%,规模是年的11倍多,该统计结果与国内其他艺术数据机构的分析曲线也基本一致。

?雅昌艺术网

另以在中国香港长期深耕的两大国际拍卖行为例,苏富比香港从至年度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的平均增幅为每年26.6%,年度的总成交额为16.3亿港元,是亚洲市场历史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佳士得香港则特别在年3月香港巴塞尔期间增设“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并为此任命新的年轻主管,也可以看作是对现当代板块上升趋势的回应。

?Sothebys

全盘国际化的香港市场

在ARTBASEL和瑞银合作的《艺术市场年度报告》中,过去一年战后及现当代艺术的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居于第二,分别在总价和总量上占到全球份额的28%和16%,远超英国的17%和9%。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佳士得香港原定于三月举行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因为新冠肺炎影响被迫取消之后,可以直接移师纽约拍卖的原因。再回看苏富比香港年当代艺术成交总额,西方当代艺术总成交7.01亿港元,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当代艺术总成交9.24亿港元,几乎可以做到平分秋色。

?ARTBASELUBS

除了上拍数量和成交总额的增长,香港市场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热情,还体现为不断新增的西方艺术家上拍名单,以及这些艺术家不断在亚洲刷新个人拍卖成交纪录。以年香港拍卖市场为例,当代艺术板块刷新艺术家个人成交纪录的人数,西方当代艺术家占8位,中国6位,亚洲(其他地区)5位。

年香港拍卖市场现当代艺术家成交新纪录

?ARTPOWER

这些西方艺术家中,除了年在时尚圈和艺术圈风光无限的KAWS之外,还有多位是在香港拍场首次露面。例如年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美国艺术家朱莉·马赫瑞图,甫一登场就拍出了.9万港元的高价,而她可查的上一次成交纪录是纽约佳士得的.75万美元。艾迪·马丁内斯则在香港秋拍中,在三家拍卖公司连续三次刷新纪录,而像五木田智央、MADSAKI,以及被周杰伦在社交网络多次推荐的艾迪·马丁内斯,更是在年多次刷新个人拍卖纪录。而香港市场位数不多取得佳绩的中国艺术家,则普遍由国际画廊代理,如卓纳签约的刘野,高古轩主推的贾蔼力和郝量等。

奈良美智《背后藏刀》

刘野《烟》

朱莉·梅赫雷图《墨景(深邃的光)》

内地拍卖行释放新信号

相对香港拍卖市场越来越国际化的艺术家阵容相比,内地拍卖行由于市场政策和环境的不同,全面开放仍有待时日,市场重点依然在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家体系。

从年内地刷新艺术家成交纪录的名单来看,几乎都是“老炮”艺术家们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作。虽然嘉德、保利、翰海等拍卖公司均有意组织“中国新绘画”专场扶持75后、80后如秦琦、陈飞、高瑀、陈可、宋琨、冷广敏等年轻艺术家,但反观郝量、贾蔼力、黄宇兴等几位同国际画廊合作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在香港不断刷新纪录的市场表现,内地拍卖市场对新生代的态度更多依然是观望。

年内地拍卖市场现当代艺术家成交新纪录

时间

拍卖公司

艺术家

作品名称

成交价(元)

备注备注

秋拍

中国嘉德

冷军

《肖像之相——小姜》

《世纪风景之三》在春拍以刷新拍卖纪录

秋拍

中国嘉德

王广义

《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A》

_

春拍

中国嘉德

王兴伟

《可怜的老汉密尔顿》

_

春拍

北京保利

毛旭辉

《93家长三联A》

_

秋拍

中国嘉德

李瑞年

《什刹海的冬天》

.25万

_

?ARTPOWER

当然,旧有秩序之外,也有新的布局在年发生:中国嘉德在北京春拍交易了安塞姆·基弗拍场上最大尺幅作品,秋拍又设立国际艺术家专题,上拍了包括毕加索、贝尔纳·布菲、白南准、乔治·马修等现当代艺术家作品。此外,据悉北京保利在经过年调整之后,将邀请曾在年将张晓刚成功带至纽约苏富比拍场的市场专家张小明,执掌其年的国际艺术部分的拍卖。

冷军《肖像之相——小姜》

王广义《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A》

王兴伟《可怜的老汉密尔顿》

毛旭辉《93家长三联A》

画廊,

经营之变

建立本土市场体系

年中国的本土画廊整体形势并不太理想。来北京已经11年的佩斯画廊关闭了其在的空间,这对于佩斯画廊来说或许只是在其全球布局中划掉了一个“非选项”,但于中国艺术市场而言,却是一次对已经到来的“市场寒冬”的无声应和,极具打击性。中国本土画廊中,过往频繁参展巴塞尔全球范围艺术博览会的站台中国和长征空间等老牌机构,在年相继宣布取消参展所有艺术博览会——在国际资本挤压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本土画廊再次看到建立自身市场体系的迫切性。

“安德烈·布特兹”博而励北京展览现场

势象空间夏季特展“依然海上——六人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

这种迫切性,首先表现在过去一年里,画廊对于经营什么样的艺术家和作品的不断摸索上。博而励画廊,在原本“85时期”艺术梳理的线索之外,加入了更加符合年轻一代趣味的国际艺术家安德烈·布特兹,以及“好生意画廊”群展和年轻艺术家侯子超的展览;长期主推抽象艺术的偏锋空间,也开始纳入具象绘画;而站台中国、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等画廊则重新挖掘了包括丁立人、袁运生、任小林等,和在上一波市场洪流中被遗漏的“老鲜肉”艺术家们。此外,二十世纪和现代艺术,也有望成为本土画廊新的增长点。亚洲艺术中心在“新东方精神”的脉络上,对台湾五月画会的艺术家进行了梳理;势象空间则用多个学术性展览,重读张光宇、李瑞年、古元等二十世纪重要艺术家,并与当代艺术在传承上链接。

亚洲讲堂/AACTalk:“生逢其时-大师对话专场

在商业运营层面,画廊的策略也正从单纯做展览向更多元的服务转化。典型案例有亚洲艺术中心在年成立的“亚洲生活美学空间”品牌,画廊与优秀的设计师、建筑师、生活家合作,探讨不同视角和情境下“生活美学”,定期举行“亚洲厨房”“亚洲讲堂”等艺术家、藏家互动项目。星空间主理人房方则通过在FT中文网开专栏、在蜻蜓FM开博客,来带动画廊流量、推广旗下艺术家。

年部分画廊展览数量及博览会参展数量

?ARTPOWER

价值洼地之争

数量庞大的高净值人群和中国艺术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画廊,进入香港或者上海。仅年至年,就有6家国际一线画廊在香港和上海设立了实体空间。

年至今在中国开设空间的国际一线画廊

城市

画廊

开设时间

首展艺术家

上海

大田秀则画廊

.11.8

竹川宣彰

香港

卓纳画廊

.1.27

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lBorremans)

香港

豪瑟·沃斯画廊

.3.25

马克·布拉德福特

上海

贝浩登

.9.20

温·德尔维(WimDelvoye)

上海

里森画廊

.3.22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施拉泽·赫什阿里、理查德·朗和宫岛达男

上海

阿尔敏·莱西画廊

.7.12

君特·福尔格(GüntherF?rg)、约翰·M·阿姆利德(JohnMArmleder)、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Jean-BaptisteBernadet)、西尔维·夫拉里(SylvieFleury)和艾达·特西奇和威尔弗里德·米尔(IdaTursicWilfriedMille)

?ARTPOWER

国际一线画廊的深度持续介入,推动着中国内地和香港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市场接纳西方艺术家和作品的同时,国际资本反过来也开始切割本土市场的份额:一方面是资金池对国际市场的偏向,另一方面则是对本土优秀艺术家的争夺。关于这一点,ARTPOWER在年度盘点

艺术家篇:全球一体化下的艺术世界,中国艺术家身居何处?曾做过详细讨论。

卓纳香港空间开幕展——米凯尔·博伊斯曼“太阳的火焰”展览现场

豪瑟沃斯香港新空间马克·布拉德福特个展艺术家导览现场

里森上海开幕展“爱是形而上的引力”现场

艺博会,

角色之变

改变艺术生态的博览会

不可否认,大体量且高频次的艺术博览会,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中国艺术市场的原生态。

年首次开幕,到年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香港巴塞尔,每年为亚洲艺术市场带来全球多家一线画廊,以及数万名活跃藏家,对亚洲艺术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有目共睹,香港在现当代艺术板块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同伦敦、纽约呈“三足鼎立”之势。上海,则在ART和西岸艺博会的带动下,逐渐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交易的国际码头。甚至带动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让上海无论是美术馆机构的数量,还是国际画廊的入驻方面一骑绝尘,甚至年上海政府首次推出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似乎正将曾经的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抛在身后。

艺术品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专门打造,为上海在国际艺术交易市场上的竞争增添了筹码。当然,在北方复制上海艺博会经验的“艺览北京”,也为最近两年的北京市场带来新鲜气息,同时,随着北京当代等新型博览会的成立,也在加剧北京乃至于全国艺术博览会的竞争。

香港巴赛尔现场

?ArtBasel

ART艺术博览会现场

?ART

on-sitephoto展览现场

?PHOTOFAIRSShanghai

服务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明星出没、打卡圣地、自带聚光灯,艺博会在吸引社会对艺术领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