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古董收藏、古董鉴定
我国是瓷器大国,瓷器文化和历史底蕴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海内海外,喜欢中国古陶瓷艺术品的群众也较多,但是能够看懂或者是说鉴定瓷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陶瓷交易的时候,就需要擦亮眼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那些名窑名瓷,更是伪造者的心头好。
当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时,就开始会考虑投资理财,这些年,艺术品收藏市场非常红火,很多人都入迷,纷纷选择一名收藏家。这其中,瓷器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收藏瓷器也是存在风险的,那便是会收藏到仿冒品。
大家都知道要收藏到好的瓷器,丰富的鉴定知识是必须的。大部分的收藏爱好者,其实也很难入门,原因就是在于他们不懂得瓷器的鉴定,一切只凭感觉。那买来的东西只要给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新的、假的、破的,然后就渐渐没有收藏的兴趣了。
鉴定古瓷器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凭借自身经验进行鉴定,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学习使用,通过阅读书籍和文献只是,掌握更多的瓷器特点和外型鉴定。另外一种就是依靠科技的力量,要分析、化验运用到高科技检测手段来鉴定。两种方法都各有优点,但是也都存在争议和差异。
仿造的陶瓷,形态是有了,但是根本模仿不出其精髓,所以其气韵是最难得的。这是因为当时一件藏品的创作是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紧紧相关的。所以瓷器的纹饰和胎釉等各个方面是都可以体现时代特色的,尤其是造型这块。艺太在古董圈和拍卖行从事多年,见识了市场上太多的藏品,也跟权威老师探讨交流过,因此特意作出此文。希望大家受用。
1:看彩
以釉下彩为例简单说一下彩对瓷器鉴定的重要性。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釉下彩。青花瓷的颜彩料主要是用天然含氧化钴的矿石,釉里红就是用天然的氧化钴矿石作为颜料。这两种瓷器都是直接在瓷胎上绘画,画好后再上釉的。接着在温度-里的高温中烧造而成。说起青花料,就可以说到苏麻离青了,之前也有写过苏麻离青的鉴定文章,这里也就不加赘述。一件漂亮的瓷器上青花彩绘很美,但是所使用的青料根本在当朝都没使用过,那这种东西的真伪是不是就很值得商榷了呢?
2:看年代
想要确定瓷器的年代,那就要知道陶瓷的造型还有釉色特征。根据造型还有釉色是可以断定陶瓷的大概时期的,比如郎窑的红釉,只要一看到釉色就可以知道其是康熙早期的藏品。看造型,比如凤尾尊,最早不会早过清代初头;棒槌瓶也是清代创烧的。每个时期的造型和曲线都是不一样的,要把握住每个时期的标准器的器型,对于年代的判断就有了大概的蓝图。
第三:看胎釉
不同时期和窑口烧制出来的瓷器,因为胎釉成分和烧制条件的不一样,所以烧成的器物质地以及釉色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也是成为了鉴定的重要依据。观察底足,是鉴别胎质的主要依据,这个是在任何时代还有任何器物,底足边缘或者说是露胎的和器身缩釉的地方施可以看出它的一个胎质的特色。比如说,宋代建窑生产出来的黑釉瓷,胎釉含铁的成分多,所以胎色呈现紫黑,胎质也坚硬。那如果是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虽然有的器型和釉色都和建窑相似,但是因为制胎使用的原料不一样,所以胎色的呈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是区分窑口的非常直观的途径。
4:看开片
器物的开片和材料、配方以及工艺还有温度都是非常相关的。有一些器物的开片总的来看是十分相似的,这是因为烧制的整一套流程都已经趋近相同了,形成了当时的模式化工作。比如,明代弘治的“娇黄”,和汝窑的开片就会有类似之处,这可以侧面证明釉面的用料还有烧制温度有着相当接近的可能。因此,把开片这个坚定要素单独拎出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认识瓷器的法宝和途径。宋以前的出土器很多时候会形成一个二次开片,有的会形成冰裂纹。但是这种风格是没有办法去仿制的,没有时间的积累是无法做到的。但也是因为他无法仿制,也更好的提供了鉴定的依据。
其实还有一些技巧,比如瓷器的摩擦痕迹以及工艺技巧,这些都是判断瓷器真伪和到代的有力方法。当然了,一直也会有藏家说“传承有序”这个词,确实这个词汇在拍卖场上来讲有一定分量,因为这一层一层的来源也是藏品的背书。
我是艺术太太,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
你所珍藏的,皆是无价之宝。
本文由福羲艺术太太撰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1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