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基本原则
《意见》指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总体目标
《意见》提出: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当前,文化复兴战略已经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十九大之后,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的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
十九大明确指出: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介入艺术领域的金融机构随之迅速增加,金融资本进入艺术产业,将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品,实现金融资本与收藏、艺术品投资的融合,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随着这些资本的介入及相关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国已进入艺术金融化的初级阶段。
艺术银行、艺术基金、艺术按揭、艺术抵押、艺术保险、艺术品产权交易平台……当艺术和金融这两个不同体系在同一领域发生碰撞的时候,“艺术品金融化”这个专有名词再一次进入到公众的视线。
或可预见,文化艺术品投资未来有望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兴投资市场的热点。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权威数据统计指出,预计到年,中国国内的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预计到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30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十年之后,如果中国国内能实现家庭、个人财产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达到欧美20%的水平,那么届时,中国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要知道,中国国内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规模只有几千亿元。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