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与管理”主题书目
阅读心得分享
嘉宾导读摘录(部分)张梦楚很多老师说过:“图书馆永远是像天堂一样的地方,来这里觉得自己很开心”。我读的书其实不多,那我在这里跟大家说,我其实是30岁之前没有读完过一本书,然后30岁之后有了一对龙凤胎宝宝,当我作为妈妈后发现不读书是不行的,也教不了孩子啊,由于成为两个孩子母亲的这个使命驱使我开始读书。接下来大家猜测一下嘉宾的大学专业,在场人员争先恐后的回答,结果回答都有误。最后公布的答案让大家都很震惊,嘉宾是体育跆拳道专业,却通过读书以及讲书让自己变成了脱口秀女王。首先来给大家介绍第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把我讲哭的第一本书。我读相关类书籍的第一本书叫《自控力》。那时候,我每天沉浸在读书中,这本书中有大量的东西,我当时快哭了,就说这个就太难了。读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技巧,我就给自己说下次一定要选择简单书籍。当时,我的家里人以为我进入传销了,都劝我放弃这路,当时是很伤心的,因为连家人都不理解你,但我认定的我会坚持下去的。然后到现在为止,我每周都去讲一本书,一直讲下来差不多五六年的时间,五六年时间的坚持,虽然讲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也在不断努力,让读书改变自己,也在改变身边的人。向大家推荐麻省理工学院奥托教授的《U型理论》这本书,大家可以做一下笔记。其实我今天会推荐很多书,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希望所有的江科大的学生都能够看完这本书,因为对你们未来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在读书时我会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建立好后我就开始把它拆分开,然后就很明确地能够了解到本书的核心与精华。关于《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那我在这里玩一场游戏,老师和同学们分组坐好。大家写一下自己阅读习惯以及挑书原则,接下来便是选出组长,最后大家进行统一汇总与分享。游戏结束后我推荐大家去看b站上的哈佛公开幸福课。看完你们就会发现只要做就好自己,世界自然会来找你,这也就是典型的吸引力法则,也希望大家能够越来越优秀,遇见更美好的人。“来这儿就是为了以后我经常来这儿”,这是我经常会说一句话,我自己觉得我们所有老师都是一样,我们不是什么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我们就是个大蚯蚓,只能负责松松土,我们连播种子都不能算是。关于老师,看她们教了一辈子书,老师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多时候在种种子、栽树、摘果。其实根本没有摘果的时候,学生饮水思源的话,还会看你面子给你吃个果子,其实有些时候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只能经历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做好松土的作用就好。关于阅读,如果你有良好的做读书笔记和保存笔记的习惯,就好好把它给坚持下来。像我认识到很多一些优秀的人,他们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大多满腹经纶,平时聊天更是侃侃而谈,可见平时读书积累有多重要了。有句话分享给大家:高手是有储备的,而不是有准备的。我相信读书会让大家得到很好的提升与满足。由于我出差的话会去很多地方,我也有记笔记的习惯,只是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建议就是可以把笔记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随时翻开查阅。《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最重要的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必然就是:“时时更新,日日更新”。给大家谈谈恋爱的事吧,可能在场同学都比较感兴趣,恋爱大致分为恋爱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我建议大家谈恋爱最开始是要独立期。我们必须先独立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或者是一个足够独立的人,这个时候你才能找到另外和你一样优秀的另一半。关于《原则》,这是著名大师通过自身经历把自己的原则写成了一本书,其中涵盖为人处世、公司管理两大方面,那么我们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能不能把自己的习惯变成原则,把原则写成书籍呢?在最后,大家一起玩一个叫头脑风暴的游戏,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每天都坚持下去。大家画出3个圈圈,一个圈标上是可以掌控,一个标上不可掌控,最后一个标上是必须掌控,然后列一下里面的内容。这三个圈建议大家每年都去写一次。然后再积极主动每天都写出让自己感恩幸福的五件事,接着写下自己的原则,必须写每天写。你就会发现每半年画一次这个圈,每学期画一次这个圈,你感恩幸福的事以及自己的原则将会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不断坚持你一定会是盘旋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的课程大致内容就是这些了,非常开心可以跟江苏科技大学的老师同学们见面,也是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分享。好,谢谢你们,希望大家都能够有快乐的阅读时光。《原则》阅读分享
经管学院刘晓阳
上下滑动阅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原则》一书。此书既有思想的定见,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让我收获匪浅。作者是鼎鼎大名的瑞.达利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美国CIO经理人杂志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名富豪行列。这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他将成功归因于原则,这本《原则》涉及到工作与生活,可以说是他的行动准则,分为三部分,作者的人生历程,生活原则以及工作原则。
第一部分作者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爱思考,爱研究的人物形象,喜欢通过冥想来散发自己的思维,把时间拉长去看到事物内在运行的规律。经过连续不间断的训练,市场敏锐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状态,这是他成功基石。瑞.达利欧:"相比失败,我更害怕平庸"。这是一个一生追求卓越也必定卓越的人,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塑造者。第二部分关于生活原则,作者从“拥抱现实,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做到头脑极度开放,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学习如何有效决策”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作者关于“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这一部分的阐释,给我的印象深刻。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然而即使同一群人在相同的领域,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也许因为芸芸众生的不同,才造就了万千世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擅长某一领域而懊恼不已;因不能因为自己天赋极高而洋洋得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有先天性的因素,也是后天个人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现实;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第三部分工作原则包括“造良好的文化;用对人;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三部分。我重点的介绍一下,公司治理。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模式下,经理层与企业的所者股东之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两类代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两类利益冲突呢?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缓解冲突。作者在文中也给出了答案:所有的机构都必须建立制衡机制。不要用别人的路标来确定自己的方向,那只会让你迷失。如果你是一条鱼的话,就不要想着像飞鸟一样在天空中翱翔,那不是你的路。什么样的路是独属于你的,什么东西是最适合你的,这些只有你自己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分享
电信学院任登挥
上下滑动阅览
《如何阅读一本书》成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其中大部分的方法对现在的阅读依然适用,我想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在阅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之后。收获最多的就是,只有主动的阅读,有效有技能的阅读阅读收获的东西才最多。书不必纠结于逐字必读,逐章必读,学会精读细读与观其大意相交融,也不必强迫自己全读懂,对自己意义不大的内容可以快速略过,在一本书中不是所有的章节都用一个阅读速度,对于何时慢何时快,把握好这个“度”很关键。我之前的阅读习惯是,只要是选定的书就一定要不跳页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完全书。哪怕中间遇到“没意思、读不进去”的章节也强迫自己一字不落的读完,这时其实读完效果并不好,跟没读也差不多,只是闹个心理安慰,而这种很较真的阅读习惯导致我读书用时太长的问题,我带着这个问题在书中查找解决的办法。读书强调的是连贯性,对中途读不懂的地方也没有必要较真,《魏略》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其中这里的观其大略和务于精熟是两种学习方法,都有道理,无所谓好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我之前那种一字不落的读法属于务于精熟,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升,我可以尝试一下“观其大略”的学习之道,使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不仅是诸葛亮,陶渊明也有类似论述,《五柳先生传》,其中有这么几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特别喜欢读书,不在字句解释上作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体会到作者的心意之时,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看来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读书方式,在阅读中,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不必执着于一字一句,书也不必每本强迫自己都读完,可以选读精华章节,一些对自己帮助不大的部分可以快速略过,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而对一些需要精读细究的段落,还要放慢阅读速度分析思考,这个分寸和度要拿捏好........我们要学会纵观全局,观其大意,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换一个视角,找到书中精髓,就像爬山,要想看清大山全貌,最佳视角是在山脚下仰视和在山顶上俯瞰,读书也一样,读书之前要有读目录检索和前言简介的习惯,读完书还要有一个全书总结性质书评或想法,这样读完的书由外到里,由里及外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能达到加深理解的作用......这本书提出“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的概念。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是主动阅读的最高效方式........对我来说,主动阅读必须要放慢阅读速度,留出脑补和思考的时间,也一定要看文字,写微读想法更是一种主动阅读方法......被动阅读,不看文字只听书,这个速度快,一天都能听完一本书,只是听个热闹和大概故事梗概,这种来不及思考的阅读对我来说就是被动阅读......读者要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遣,获得资讯,增进理解力,这会决定我们阅读的方式。至于阅读的效果则取决于我们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增进理解力的主动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分为四种层次: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阅读所问的问题是:我们从识字认词到“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是最基础的阅读,对现代文好理解,我想对原文史书、古文、古诗词的基础阅读就是要先做到直译,先弄清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有之后的分析阅读。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特点在强调时间。一般通过阅读目录和简介快速读完一本书,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第三种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更系统化。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因为他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使这本书成为自己的为止。我能举出最好例子分析阅读,也就是我们的数学课本。我们要从数学课本上更好的获取知识那就得进行仔细的分析阅读。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注:书中也提到,这四种层次不只是递进的关系,还有包含的关系。比如在检视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分析阅读的技巧,而分析阅读也分为两个阶段。面对一本难解的书,不需要死板的第一遍非要做检视阅读,第二遍再做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第三遍完成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各种方法互相渗透互相支撑,所以说:技巧越熟练的阅读效率就越高。经过对全书的一遍梳理,使原来一片散沙的“模糊”感觉渐渐“清晰”,书友们也可以阅读此书,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调整阅读方法..........相信通过眼速的训练,我们能逐渐提高阅读速度,通过改变之前过于较真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死抠读书方式,让我的读书也分出主次,轻重、缓急、详略、粗细,做到“广泛阅读”与“选择阅读”相结合,“观其大略”与“精读细读”相交融,提高阅读效率,力争未来使自己的阅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注意,即不因快而“滥”,也不因慢而“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让读书破“万”卷不在是幻想,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博闻强识......结尾:如果我们不阅读,那我们的三观将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决定。读书应该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事。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说道:人类有三大快乐的源泉,第一类是维持生命的力量所带来的快乐,第二类快乐是活动身体的乐趣。而我现在享受的正是第三类快乐:施展情感能力所带来的快乐——学习、阅读、思考……我提醒着自己,其它二种简单的快乐也不要仍呀!还是该复杂时复杂,该简单时还要简单哪!因为我们只是凡夫俗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阅读分享
图书馆李新英
上下滑动阅览
习惯一: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说明我们的一种态度。对别人而言,说明我们愿意为我们的团队付出我们的力量,即便不能够做到最好,即便最终选择的不是你,也表明了你的立场;对自己而言,我们可以说,我们一直在进取,我们一直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面对可能属于我们的机会,坚决不放弃。不管事情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总能够左右自己的心态,使事情最后达到对自己最好的状况。(我们可能有幸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身处困境,却始终顽强拼搏,令人钦佩,发人深省。他们超越了痛苦和环境,让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并对他人产生了震撼,以及长久而深远的影响。)积极主动的第一点:变被动为主动,甘于被动就会受制于人,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与机遇这里分享一个言语态度对照表,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更偏向于主动还是被动。第二点:扩大影响圈,每个人都有一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