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京,驱车一小时四十分钟即来到芜湖青弋江畔。这里是古代徽商告别马头黑白瓦墙,走出逶迤大山的重要通道之一。明清时期,徽商出徽州,一是顺新安江而下,前往浙江方向;另外一条通道就是随青弋江而下,至芜湖,再顺着长江,走向全国。
年,当年徽商最活跃的地方,也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年,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全域均纳入至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长三角一体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年11月26日,第十二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在苏州召开。会上,一市三省共同制定、签署《新一轮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将协同开展中小学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劳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共建;将打造“五育融合”共享平台和示范基地,作为重点项目推进。未来,长三角将加快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率先协同,共建全国学生体育素养示范区;在校外实践、科学扑救、国防教育及研学旅行资源方面“共建共享”。
在此背景下,11月27日,应安徽省芜湖市委宣传部之约,新华日报客户端交汇点《乡村研学旅行》栏目共建单位中央新影长三角少儿科学艺术实践教育基地总裁许承勇及栏目主编,随同芜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克庚,芜湖市湾沚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丽,湾沚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崔敢,循着青弋江,进行为期两天的长三角地区乡村研学发展芜湖站的主题调研,与当地乡镇政府、文旅企业共同探讨加快长三角乡村研学旅行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水韵陶辛:千年古圩,荷花为媒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芜湖市领导曾这样对外推介“陶辛莲子”。据说,吃过陶辛莲子后都会“路转粉”。这颗小小的莲子就来自于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位于青弋江下游西岸,建在千年古圩上的荷花小镇—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
陶辛镇种植荷花的历史悠久。陶辛镇建在形成于北宋大观二年的千年古圩上,圩内呈“井字”形分布,十纵十横,自然形成的个岛屿,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早在北宋年间,陶辛人就开始种植荷花。荷花盛开时,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粉嫩的荷花随风摇曳,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陶辛镇以“荷”产业为枢纽点,构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形成集荷韵观光旅游、荷花农产品生产加工、荷花艺术品创作与销售、荷花生态养生体验于一体的具有皖南水乡风韵的特色荷花小镇。
陶辛镇党委书记王晓妹告诉记者,下一步陶辛文旅产业会在政府引导基础上,积极引入企业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优质社会资本,培育区域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发展一批小微企业,将陶辛“荷文化第一镇”品牌在长三角打响,并陶辛镇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营销推广出去,助力村民增收,做强当地“荷”产业链。
多彩红杨:一村一品,全域旅游
离开水韵陶辛,开车东南行17公里,来到红杨镇。红杨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青弋江穿境而过,造就了红杨镇半山半圩的风情地貌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形成了青山、碧水、古镇相融一体的各样美景。
如果说红杨镇的景区矩阵像一串珍珠项链,那么其境内的西河古镇、玫瑰谷、梅溪塘徽派民宿、红杨山汽车体育公园、珩琅山就是在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
西河古镇地处青弋江黄金水道上下游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曾国藩称为水路冲要。据口碑材料,早在明朝隆庆年间,因水路交通便利,往来船只常在此歇宿,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粮,顺青弋江而下的山区的竹、木、柴、炭在这里中转集散,商业市场非常热闹。康乾盛世,徽商渐多,集镇初显繁荣。咸丰年前,西河已成为西乡显镇。古镇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已有多年历史,厚重沧桑的老街,古朴典雅的房屋,像是默默诉说着西河的过去,也观望着西河的今天。因为出行方式由水路向陆路转变,曾经繁华的西河古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渐渐没落,淡出人们的视线。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振兴的实施,再次让老街焕发了生机。
梅溪塘,这里是与欧阳修齐名、且与其并称为“梅欧”的北宋名家梅饶臣的故乡。他一首诗里的“梅花溪上村”就是指的梅溪塘。芜湖市湾沚区政府打造的梅溪塘民宿村、“珩琅山玫瑰谷”项目就位于此。这里背靠青弋江,依傍珩琅山,改造后的村落宛如一幅江南山水画。作为安徽省、芜湖市重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尊重原村子脉络、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梅溪塘村内原有民居进行修复改造,以展现徽派文化为主要特点;并增设农耕体验、当地特色手工制作等项目。这里被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誉为“乡村振兴的一本教科书”,由北京京师中教集团投资兴建,董事长吕向东热爱教育、热爱农业,年逾古稀仍坚持理想,奋斗不止。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市级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
红杨山汽车体育公园是以汽车竞技穿越为媒介,将汽车运动文化和体育、旅游等各产业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目前已建有“红杨山”越野场地赛场、森林穿越赛道、户外卡丁车赛场、汽车房车露营地、体育健身馆、温泉游泳场、森林木屋和红杨山庄餐饮等项目,旨在打造成安徽省及华东项目最全,内容最为丰富的集汽车运动文化、户外研学、健身休闲的综合性汽车运动文化基地。
还有珩琅山、和平森林公园、周桥凤如意家庭农场......
芜湖市湾沚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崔敢认为,乡村要振兴,旅游当引擎。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发掘根植于当地特色文化的旅游项目,可以艺术化,但不能都市化;要“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像湾沚区有非常多各具特色的乡村,有的山美水美,有的历史悠久,还有的文化盛行,乡村旅游也应各具特色。应培育亲子研学、房车营地、户外拓展等新业态,使其成为做活乡村旅游的关键。
红杨镇党委书记吴刚告诉记者:“我们红杨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基础扎实,定位清晰。接下来,红杨镇会即坚持和立足本身的特色和禀赋,又积极连接、融入长三角文旅‘朋友圈’,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发挥生态、旅游、休闲、运动集聚化优势,激发红杨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活力镇、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匠心打造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陶辛镇、红杨镇的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归属为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主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有的继续由政府运营,有的是政府通过招商由企业来运营。我们来到的最后一站,却是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典型。
位于芜湖市南陵县的大浦乡村世界。这里依托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浦建设试验区,作出了“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高度结合的可贵探索。项目以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为运营基础,以旅游观光、乡村体验、田园度假为提升、以教育研学为重心的新局面。
大埔试验区位于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境内,总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涉及户,总人口余人。大埔试验区首创了“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探索、产业推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由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下属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年3月投资建设。项目自年投入建设以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断开发建设,建成包括植物园、体验农业观赏园、农业自然灾害教育体验基地、儿童农教乐园,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及驯化中心、特色果蔬园、有机果品园等在内的科普、教育、娱乐、体验一体化的乡村旅游基地。
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总裁汪锡文表示,投资农业,首先是对社会的回报,他本人来自农村,知道从事农业的辛苦,他认为将来按照传统农业的模式发展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且,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都需要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
对于今后乡村的发展,汪锡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要注重乡村旅游的策划,推动文旅、农业、研学、康养等多种模式叠加,建设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协同平台,强化政府、协会、企业等融合联动,构建传媒宣传的跨区域合作发展并创新展示、推广方式。
芜湖位于长三角腹地,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自然资源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价值。调研中,芜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克庚表示,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我们常说的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构成了中国乡土文化,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而中央新影长三角少儿科学艺术实践教育基地乡村研学旅行项目,目的就是带城里孩子去认识乡土中国,感知乡村文化。基地总裁许承勇表示,乡村从来都不缺产品、不缺自然生态,但是缺要素整合、品牌推广、流量打通的专业运营团队。基地发挥央媒央企优势,整合全国知名影视内容IP,以大型少儿科艺实践主题活动进乡村为形式,通过与广大少儿教培机构的线下联合动员,组织千百万城市亲子家庭“上山下乡”,聚力打造长三角首个乡村研学旅行购物的产业发展平台。
作为主流媒体,新华日报手机客户端交汇点“以内容定力做有思想的党端,以服务张力做有价值的党端”,以读懂江苏、观察长三角、洞见全中国为宗旨,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将焦点对准乡村研学,与中央新影长三角少儿科学艺术实践教育基地共建《乡村研学旅行》栏目,跟踪行业动态、研究和总结乡村研学产业规律,服务并影响该产业健康发展。
栏目首次调研的地点——芜湖,得青弋江与长江于此交汇,享舟楫往来之利,是一座有着开放特征的移民城市。这里是清代时的全国"四大米市"之首,这里是雄踞中国商界多年的徽商走向全国的“跳板”。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多元文化交融,浸润出了芜湖人开放、聪明、大胆的特质。对于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芜湖已显示出当仁不让的主角气质。
交汇点记者刘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