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的艺术
投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投资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想卓越出众,既要多用脑,又要多用心:一是如何用脑来进行与众不同的第二层的思考和决策,想法比一般人更深一层;二是如何用心来坚持与众不同的第二层的思考和行动,行动上比一般人做得更高一层。
1、投资理念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在接触投资后的各种想法长期积累总结而来的。如果不是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积累经验,都不能形成有效的理念。所以,在实际的投资中,道听途说是不可持续的,要自己亲身体会并逐渐的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进而逐步的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投资理念;
2、理念源自于持之以恒的警醒。你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同时也要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就像是选择股票,你要明白为什么会选择它,选择它的逻辑是什么,即使后来证明你的选择是错的,你也要反思总结,这样才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不然的话,同样的错误还是会再犯。
3、投资不可能被简化成简单的运算,在投资上,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
4、环境是不可控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法则;
5、在投资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心理的高波动性,注定了有时的因果关系并不可靠。所以,在投资中,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尽量的避免心理的大幅波动,从而减少对投资决策的负面作用。
6、某一种的投资方法或者操作方式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不会永远有效,要学会根据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优化;直觉的、适应性的投资方法也是更适应以后的市场的。
7、投资其实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是不可以被程序化的;而艺术往往是百家争鸣、群芳斗艳的,所以说投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有时往往选择越多、方向越多,越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在投资的道路上,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投资逻辑或者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
8、投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获得多大的收益或者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就是要保持稳定,不能承担损失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个买一个银行的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或者目前券商端明确写有保本字样的收益凭证。
9、所谓成功的投资,就是与其他投资者相比,你的收益是更好的;或者说是你的收益是跑赢大盘或者某个指数的,比如沪深指数的。这就需要你要有非凡的洞察力和运气,但是要千万谨记,单纯的靠运气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而且好运气往往也是眷恋有准备的人。
人们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即使一个篮子里的鸡蛋打碎了,另外篮子里的鸡蛋仍然完好无损。但巴菲特曾说,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你小心地看好它。哪种说法是对的呢?
专注与诱惑
常常有朋友感叹,自己持有的股买入后一直不涨,备选没买或是其他人推荐过的票却涨了。而当他抛掉手中没涨的票换股后,往往之前的票却又开始上涨。碰到这种事,可能让一些人心理失衡,甚至演变成高吸低抛花钱找罪受。
有些朋友意志坚定,越是不涨甚至是下跌,他越是会坚持,甚至于不断加仓,包括追加现金投入或是卖出盈利的股票换入,慢慢地所有资金会押注在一二只股票上。如果他分析没有错或是股票终于见底反弹,那他会扭亏为盈甚至大赚一把,若是他分析错误或是碰到黑天鹅,则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另一类人则体现出很好的包容性,既然自己看好的票多,其他人推荐的票觉得也好,那干脆全买了,把组合内的标的量扩大。东方不亮西方会亮,每天都有票在涨,甚至是大涨,这样做似乎会舒坦很多。但最终他会发现,持有的票有涨有跌,相互抵销后收益率并不是太理想。
而有那么一种人,股票轮换的节奏很好,买入就涨,涨了后止盈换股,换入新股后又涨,几年下来,收益率高得惊人,这让人羡慕不已。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20只备选股,经过你的分析,认为都很有可能在3年内涨1倍,但具体什么时候涨你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这20只股的启动时间有先有后。
方案一、全买,每只买5%,拿三年不动,那么收益率就是%;
方案二、只买一部分,比如5只,5只里有一部分买后即涨,涨到目标后马上卖出换成没涨或涨幅小的,那么总收益率会超过%。万一手中的5只一直不涨,其它15只已经先涨了,那就持有三年,收益率还是%。
所以,理论上集中持股比分散持股收益率要高。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你必须能确定那些备选股都能在三年内涨一倍。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提高投资收益率的条件是:一、加深个股研究,提高确定性;二、扩大备选股池,保证在一个机会过去后能抓下一个机会。
但悖论是:一和二是矛盾的,因为你要提高个股的确定性,你就必须专注;你如果扩大备选股池,你就没法提高个股的确定性。
当然,在这个悖论之外,我们有一些完善补救的措施,比如首先自己要勤奋,多投入时间研究;比如可以注意方法和技巧,包括借用电脑软件,提高研究的效率;比如可以结识高手朋友,共享一些信息,节省时间扩大备选股池。
气宗与剑宗
在基本面分析阵容中,有两种比较典型的人,按笔者的归类是:强于投资体系为气宗,擅于精选个股为剑宗。
气宗注重回撤问题,着力于资金管理、仓位控制、组合配置,长期回报稳健。但对他们来说,由于投资体系远重要于个股,往往为了体系能容错而持股较多,对个股的研究也会因为精力分散而相对较弱,所以收益率不是很高。
剑宗讲求专准狠,他们苛求于个股的研究深度,比如研究了解达不到整个市场前3名就不能买入,这种深度一般已经不可能碰到个股的黑天鹅,所以往往能介入准确并且会重仓押注,这可能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收益率相当惊人。但也可能因为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而让一段时间内的股价不涨甚至下跌,给人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若他是一位基金管理者,那么系统风险来临导致的账户回撤,还可能诱发基金投资人的赎回行动并加剧收益率的波动。
2、投资的五种维度
做投资,其实很难,这体现在盈利人群的比例中,投资理论,易懂,但难执行。
在一维世界的投资里,只有单一公司的概念,“好公司等于好投资”这一句被喊烂的口号,对涉股市未深的人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任何试图把投资简单化和教条化的方式最终都是以亏损为代价的。在一维世界的投资中,公司的好坏代表了投资的唯一真理,一家今天好明天好后天好的公司,理应世世代代好下去。
对于二维投资者,除了公司的概念之外,还增加了价格的维度。
一个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钱,每个人因为认知能力不同会各有差异。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实际价值形成很大的价值洼地,并且在大多数投资者心中形成了共识,那么投资者行为本身就会缩小这个价值洼地。而其他投资者会在更高的价格接货,是因为公司的价值也在资产注入或价值重塑中被一路抬高,股票的价格上涨除了公司价值被人为提升之外,是因为投资者相信自己会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他投资者,直到价值提升的手段用尽无法吸引新增的追捧者,股票的价格会掉头走向崩塌。索罗斯的反身性就是对此种行为很好的解释。
三维的投资世界,除了公司、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了外部环境。
无论哪国的农民都不会在冬季播种,而不少投资者在好公司+好价格(好价格不完全等于便宜价格)的判断下搏触底反弹的时候,迎来的往往是深套不起。这就好像农民只看气温决定播种一样,要知道秋天和春天总会有一段温度一致的时候,而秋天的寒风预示着寒冬的来临,而春天的低温是在招揽夏季的暖风。一个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在时代中是有一定位置的,决定着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是在逆水行舟还是顺风启航。如果把乔布斯放在煤炭、钢铁这样的行业里,他还会产生现在这样的社会影响力么?
在四维世界的投资者里,除了好公司、好价格、外部环境之外,还多了一个时间的概念。
任何事物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无法逃避时间对其后果的放大。正确的行为,时间是你的朋友;错误的行为,时间会折磨得你生不如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间就是驱动事件向你所设想的方向运作的“东风”。只要持有一个企业时间足够长,那么所有能想到不能想到的黑天鹅都会飞到你的池塘里。一个公司在10年之中上涨10倍,前三年下跌,中间三年震荡,后三年涨了10倍。一个对时间有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前边6年应该忙其他投资,而只在最后3年介入。投资上除了要避免做最后一个进场的接盘侠外,也不要做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五维的投资者,除了公司、价格、宏观、时间之外多了一个维度叫风险。
风险自身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系统性风险。只要你一直做投资,那么像年那种经济危机一定会碰到,对于这种风险并不需要有过多的恐惧,因为系统性风险是盈亏同源。除非不进入股市,不然这种风险一定会碰到。
风险的第二个维度是个人风险,主要是投资者本身不具备完整的投资能力和良好的心智控制力,这需要多年的苦学和修炼,付出大量心血和学费,才能达到一个市场的平均水平。在一般领域盈亏平均线是50%,但是在投资领域肯定不会有50%的人在赚钱。期货里有个统计,90%亏损,8%盈亏平衡,2%盈利。股票也许没那么难,但是长期盈利的比例不会超过10%。
风险的第三个维度来自10%里那些盈利投资者的盈利策略,这种风险叫做成功依赖症。当投资者找到在一段时间表现优秀的投资策略时,就很容易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被盈利吹胀自信。要知道一个停止的钟表一天还准点两次,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在投资策略失效前,是很难鉴别是真有价值可以持续进化还是只符合了特定时期投资环境的产物。
对于五维投资者,如何对待这三种风险,是其专业能力的有效体现。
这就是投资之前需要了解的五个维度。全面,易懂,但难执行
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从这七个视角分析1.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