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秋拍即将开槌,《投资艺术》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嘉德的专家团队,近期将奉上一系列的精彩视频,以供大家更加了解本季中国嘉德秋拍的精品佳作。
今天,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器部负责人于大明为大家介绍中国嘉德秋拍古代部分精品佳作……
超人气拍品赏析
体型硕大、精美绝伦的扎那巴扎尔祖师像,与现藏于乌兰巴托扎那巴扎尔美术馆的五方佛,应为同一时期所作,毫无疑问是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的巅峰之作。
扎那巴扎尔祖师像
蒙古17世纪
高52cm;直径37cm
扎那巴扎尔在尼泊尔、笈多造像脸部特征的基础上,对造像的开脸进行了蒙古化的再创造。较西藏、尼泊尔佛像的脸部相比,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的开脸更为平阔、起伏关系较弱、双眼与脸侧的距离更大,深化了蒙古人种的特征。口唇、鼻翼较窄,比较符合汉地的审美趣味。
此件作品的身体造型和肢体语言,体现了扎那巴扎尔同时借鉴帕拉王朝造像与尼泊尔造像的造型特点。造像躯干向右手方向轻微偏斜,呈现“S”造型(图5),与帕拉王朝坐像的处理手法相似(图6),但幅度更微妙。造像身型比例准确、饱满圆润,具有肉感却无明显的肌肉、骨骼结构,因此看起来不似帕拉造像一般壮硕。肩宽与帕拉、尼泊尔造像相比偏窄,这也符合蒙古人种的特征与汉地审美的偏好。
图5.蒙古哲布尊丹巴一世像
图6.文殊金刚曼陀罗,帕拉王朝,11世纪,东北印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乾隆粉彩百鹿图螭耳尊作为乾隆一朝粉彩烧制的大型宫廷陈设器,堪称千古名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工艺顶峰。今逢盛世,再现拍场。
清乾隆粉彩百鹿图螭耳尊
高H44.5cm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午刻,天雨雪,旋止。见远山人行如蚁,渐出林间若黑线然。又见近山人马飞空下坂,点点如麻姑撒米。……须臾,风荡云卷,围势已成,鹿纷弛四奔,突围欲出,皇上自山顶纵辔直穿场中,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着,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此情此景被清人汪灏收录在《随銮纪恩》里,这一场景便是清代皇家的重要军礼活动——“木兰秋狝”。木兰为满语,意为“哨鹿”,“秋狝”指秋天打猎。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几乎每年秋天皇室要都举办“木兰秋狝”大典,他认为木兰秋狝另外一个目的是加强对塞外民族的控制。“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因此乾隆帝于十余岁始便随祖父狩猎,骑马射箭是其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故而乾隆皇帝对此木兰秋狝之“祖制”甚为重视,还命宫廷画师把实况记录下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射鹿图》可为佐证。如此重要的的一个盛事,我们可以从乾隆时期的宫廷御用陈设器中找寻他的影子。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仿青铜器饕餮纹花觚
H25.3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颈部向下弧形内收,鼓形腰,喇叭形圈足,通体纤细修长。整体造型从上俯看,为海棠花形,器面弧度舒展流畅,繁复而不失灵动,这样的花觚造型可以说是乾隆朝仿古器物的一种创新,养心殿后殿陈设中有一件乾隆仿哥釉花觚,造型与此件完全相同。但是,与制作瓷器相比,琢制这样造型的玉器难度显然高出许多,正因为如此,从现存乾隆玉器实物中,我们见到的一般是四出的海棠花形,如此件的复杂做法的玉质器物绝少寓目。
在清宫中花觚大致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为“五供”—即香炉、蜡扦、花觚组合,成套供奉在佛堂等宗教活动场所,这时的花觚都是成对出现,其中也都插有或珠翠宝石、或绢或纸制成的供花;而另一种则是更为纯粹的文人清供,有时其中插鲜花或如意。按照惯常的作法,一般会在花觚口内加装一件铜盖,中开口,保证花觚中所插之物竖立、稳定,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白玉花觚。此种在文人书桌及庭堂插花的用途可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的画面中看到。令人惊叹的是,此件花觚口沿四周向内出鋬一圈,这样的作法不但在工艺上大大增加了掏膛的难度,而且使掏出的玉料体积、数量大大减小,可以说费工、费时、费料。这样豪气的作法,非御用器物不可有。同时,从实用角度看,这一圈鋬口正起到了铜盖的功效,与清宫的作法不谋而合,这样的细节是难以臆想的,由此更可以旁证此物必为宫廷旧物。
没有青花瓷蓝白分明的色彩,没有彩瓷华丽纹饰的装扮,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她仅以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在众多瓷器名品中获得一席之地,静静地绽放!
众多清新脱俗的单色釉是“含英咀华——明清宫廷艺术聚珍”专场的亮点之一
清雍正粉青釉观音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高H27cm
宋瓷单色纯净的不事雕琢之美,乃是陶瓷史上的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为后世所仰慕,其中龙泉窑“粉青”如和阗青玉般苍翠温润,成为一代典范。雍正皇帝对宋瓷的推崇和理解超越前人,他在位仅十三年,却于摹古宋瓷方面成就显赫。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明确记载:“一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一仿东青釉,有浅、深二种”,“粉青色宋釉,其款式色泽同米色宋釉一外觅得”,“仿龙泉釉宝烧,本朝新制”。按唐英所说,当时的青釉应有浅龙泉、深龙泉、浅冬青、深冬青之分,但传世品似乎很难如此细分。现在一般将呈色深且浓者称为“豆青”;色泽稍淡、青中略泛绿或蓝者称为“冬青”;色泽更淡,青中泛粉白者,称为“粉青”。清雍正粉青釉观音瓶即为这样一件雍正朝的粉青釉作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