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价值,包含三个方面,简单地说:第一是历史价值,不可再生,也称“文物价值”,五百年紫砂历史,留下来的名人名作,由于人为的损坏与自然的破坏,只能越来越少,这类东西与古代字画一样,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第二是人文价值,紫砂艺术品从明代中叶诞生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受到当时的文化发展的应响,包含着艺人和工匠的创新精神与审美思维。艺术价值来源于人们心灵的感受,紫砂艺术作品应做到心手合一,由于因人而异,作品反映时代的艺术精神的同时,也反映出每一个作者的艺术个性,个人特色是决定价值的最高标准。
第三是稀有度,稀有度永远是紫砂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法则,一个紫砂艺人一生的创作是有限的,从20多岁从业到70岁收工,共50年,前面去掉10年学习期,后面去掉10年眼花期,也就是一个人的紫砂艺术旺盛的创作期只有短短的20年~30年,按每年生产件力作计算,最多不会超过件,现在大量的代工壶出现,有些人一年的产量就有件,这类东西绝对没有投资价值。
紫砂壶成热门投资藏品名家名品价值数百万元艺术的体系与框架,在茶文化、陶文化、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碰撞、交融之中逐渐完善,发展至今,已成为综合性的艺术体系。它以其浓郁的文化品位、深蕴的传统精神和精美的工艺,吸引着中外收藏家和艺术家,并成为重要的投资产品,常常成为拍卖场上的亮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紫砂壶热引发其价格直线上升,大师级的作品高达数十万元也不足为奇。
名家仿品亦有收藏价值
高价格带来了大量仿制者,其中大多是唯利是图的仿制者,而且和画家一样,少数大师级的制壶名家也仿制先前的名师作品。如顾景舟就仿造过陈鸣远的精品“龙把凤嘴壶”,王寅春仿制过时大彬、徐友泉、“福记”等作品。名家仿早期名家不一定就是唯利是图,往往是他们要学习名家打倒名家所为。这些名家仿品现在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以下几种紫砂壶应为投资收藏的首选:
第一,名家名品,如陈鸣远、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人、时大彬、曼生、邵大亨、顾景舟等名家的作品,一柄值数十万、数百万都不足为奇,这是拍卖场上的价格和市场的价格。但有时在古董市场上或地摊上,说不定数千元或1万元就能碰巧买到,只要你识货,就不会错失良机。有些名家作品,如明正德、嘉靖年间的民间紫砂壶艺人龚春的作品,现在几乎看不到了。一旦拥有这样的大师的作品,价值连城。
第二,越古老的越有投资价值。紫砂壶始于宋代,清代发展到高峰,如古金钱色的品种,最不易得。如果遇到贩卖宋代以前的紫砂壶,应是伪品。
第三,贡品。古代有江南等很多地方的官员向皇室进贡的贡品,这类紫砂壶几乎很难看见,一旦看见,不惜代价也要购到。
第四,在投资古董紫砂壶的同时,现当代制壶大师作品也值得留意。现当代制壶大师一般工艺精益求精,品相完好,赝品风险相对较小。值得留意的现当代制壶大师有:冯桂林、李宝珍、余国良、范鼎甫、邵毓芬、曹婉芬、顾绍培等。
在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全编》中,紫砂壶称为宜兴壶,因其出产于江苏宜兴。紫砂壶创始于宋代,到明代中期开始盛行。它对原料要求较高,需要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这种陶土只有宜兴才能提供。早期砂器胎质较杂,器表粗糙、工艺简陋,造型虽已有壶类,但其功能在盛行斗茶的年代,显然不是泡茶之壶,更像是煮水、注水之壶。
台湾中正拍卖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