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价格 >> 正文 >> 正文

刚兑被打破,你就不投资了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17/12/16

刚兑

11月17日,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这一文件宣告了金融分业监管的结束,中国的资管行业进入了大一统监管时代。该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资管行业的游戏规则,尤其是在降低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风险,杜绝资管套利等诸多方面做了重要规定。新规虽说针对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的设计和发行,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影响也非常大,尤其取消刚性兑付成了热议话题。

资管新规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当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即刚性兑付)。同时还对认定为刚性兑付的标准进行了说明,并且制定了惩罚措施。

刚性兑付背后的几个误区

资管产品都会刚性兑付

事实上,一直存在刚性兑付的是信托和银行两大金融机构。经历了—年经济调整周期,信托业的刚性兑付已经被有效打破。尤其是地产、矿产、艺术品等方向的信托产品,暴露出了大量兑付风险,很多产品无法兑付被迫延期,也出现一家信托公司有十多个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其他资管产品发行机构,如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等,在兑付风险浪潮中也翻了船。目前还能保持刚性兑付的主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利用自己强大的资金募集能力,采取资金池和期限错配等方式来保证产品安全。在资管新规中,明确要求取消资金池业务,禁止期限错配,降低单一产品募集人数上限等措施,这是一个针对银行理财的组合拳。所谓的打破刚性兑付,主要矛头对准的是银行。

失去刚性兑付,机构发产品会不考虑后果

事实上,就算不允许刚兑,金融机构发行产品依旧受到各种政策严格监管。产品投向、设计结构、募集方式等,包括新规定加强了对投资者门槛要求。例如合格投资者需要有万金融资产,针对投资者有严格的风险测试流程,并且要录音、录像。最近几年来,资管机构的项目经理基本上都对产品终身负责制,尤其是信托、基金资管、证券资管。如果产品出现因为管理上的不足导致风险,也会追究其管理责任,甚至被监管部门问责处罚。发行机构的产品出现兑付问题,依旧会冒巨大的声誉风险。当初在信托打破刚性兑付时,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已经爆发产品兑付问题的信托公司会被抛弃。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理财产品相对同质化,声誉问题更加重要。

金融机构所有产品都不保本

新规定并没有限制银行保本理财的发行,刚性兑付主要是针对非保本型产品。银行保本产品在认定上有严格规定,一般是指通过结构化设计后,确实可以保证本金安全的,但是只针对到期保本。这类产品之前银行发行比较少,例如保本型结构化产品,通过挂钩某几个指数或者股票的表现,来决定客户到期的收益,同时保证本金安全。一个比较简单的判别方法就是保本型产品在合同上会明确说明到期保本,但是收益是不保证的。银行大量发行的是非保本型产品,即非保本非保收益,实际上银行是采取刚性兑付的方式给客户做到预期收益,这次调整也主要针对这类。根据统计,年,非保本理财占银行理财总数的76%之多。

非金融机构不受新规约束

资管规定里规定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机构,国内许多“非金融机构”也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如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有限合伙制基金、P2P公司、互联网理财公司等。除了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监管比较严格外,其他监管很多还处在空白期。本次资管新规特别提到,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非金融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的,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及本意见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如有牌照的私募基金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运营,但发行机构不得为自己产品提供担保。投资者经常能看到有些互联网理财或P2P项目,都说所谓的担保是发行机构提供的担保和兜底,连最有实力的银行和信托都不允许刚性兑付,实力较小、没有监管的民营机构的刚性兑付能力有多少?就连向来推行刚性兑付的网贷平台已经开始了去刚兑化。例如人人贷就宣布11月30日之后成交标的,取消用户利益保障体制。可见去刚兑化是大势所趋,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就连民营理财机构也自发开始了。

信机构不如信自己

必要掌握几条重要投资原则,才能在打破刚兑的前提下合理安全地选择资管产品。

不迷信机构,更关心产品本身

刚性兑付前提下,投资者一般只关心期限和收益率,不考虑具体投向。在取消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情况下必须首要考虑风险,其次才是期限和收益率。对于产品的发行机构,是否是大而全只是参考标准而已,不再是主要考察目标。例如一些政府基建类、地产类项目融资,会通过信托、证券资管、期货资管、私募基金等多种方式融资,在打破刚兑情况下,客户更应进行横向比较。极有可能各个不同发行通道会出现同一个类似产品,收益相差很多。一般来说,信托收益率最低,其次是证券资管和期货资管,最高是私募基金。这在破刚兑情况下并不代表真实风险大小,只是不同发行机构需要自留的利润高低,导致分配给客户收益不同。可通过横向比较选择收益率更高,中间费用更低,实际风险一样的资管产品。由此可以预见,私募基金作为一种受到监管、效率较高、自身费用较低的产品发行方式,将在破除刚兑情况下逐渐受到追捧。

根据产品投向预判风险

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例,基本上投资的是三大板块:政府基建类、房地产类、股权类。股权类项目风险最高,其次是房地产类,最后是政府基建类。在不能刚性兑付的市场上,转换思路尽量寻找具有刚性兑付能力的资产。这个具有刚性兑付能力并不是指发行机构对自己的产品兜底,而是指实际投资的资产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和较强的偿还借款能力。例如,政府基建类中最传统的政府应收账款BT类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低风险投资标的。这类产品以政府对国企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实际上政府作为应收账款债务人偿还,融资方和担保方均为国企地方平台公司,并且一般有AA级以上评级。一些实力强劲的地产领头羊,或者有充足变现能力的抵押物的地产项目,也有较好的兑付能力和经历。

好的理财顾问的价值凸显

金融理财是高度专业化的投资行为,普通投资者很难有足够的能力了解产品。尤其是在破除刚性兑付后,理财顾问不仅需要按照需求选择合适产品,还要针对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判断,了解背后的细节,才能尽量帮客户实现产品预期回报。不依赖机构,观点能保持相对独立的独立理财师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大众理财顾问

让我们一起实现财务自由

赞赏

长按







































复方芙蓉叶酊
北京的白癜风那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g/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