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承认民间的收藏远远大于国藏时,民藏的亮相至关重要。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民藏的宝物处处透射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让文物活起来体现了大国风范,体现了大国的自信。过去战争的残酷,我们纷纷把它藏起来,今天我们可以自信的大胆的拿出来,展示给世界。曾经的列强如今也只能剩下了羡慕、嫉妒、恨。
抢是无能为力了,还能干什么,就是带领一批虾兵蟹将起劲的否定,否定到我们自己的拱手相送。
要不是新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锁在深闺里的精美艺术品何时见公婆。
当今,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高效益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
在经济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大众经济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用展示历史遗存应该是讲述历史最好的办法。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我们应该以民间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示出来,诠释最具理想、最具美感的中国梦境。
把民间宝物亮出来,目前看不是什么难度的问题,而是从哪里亮出来?博物馆是个方向,各类古代文物研讨会也是一个方法。
上海元青花研究所通过举办分级展将民间收藏的元青花进行了小型的展示,每次的几百件元青花已经说明民间收藏不是空话!
民营博物馆也建设了少数,大都在长江以南,投资最大的当属圆明园新园,最有仙气的当属瑶山书院都在浙江,一个在东阳,一个在杭州。
瑶山书院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化+旅游,探索+学习,去一趟倒有了寻仙问道的乐趣!
民间收藏最悲惨的当属河北的冀宝斋,生不逢时。一个村子能够投资几千万建成了一个村级博物馆需要多大的勇气,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旅游品牌。却被一篇报道搞得大家灵魂出窍,辨不出真伪了,所以选择了最笨的手段强制关门。为什么?因为话语权告诉大家,他们都是赝品,所以不能展览。
是赝品可怕,还是真品可怕,其实广大藏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无力抗争!收藏赝品有罪,收藏真品也不合法,总是这样的折腾,国宝就会折腾到海外,我们中国人脸上就有光了?
因为有文化,就有了文物,因为有思想,就有了文明,人类从何而来,并没有定论,但是人有了智慧,就有了这些文明的遗迹。
文明的需要,就有了尊严,就有了杯盏制造的差异,有的用金杯喝酒,有的用泥碗吃饭。统治的需要,就有了艺术,就有了国宝。
几千年来出现了多少皇帝,就有多少皇家的奢侈的追求,加上这些文化的底蕴,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也就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也就有了中国民藏群体,即光荣又伟大,既浪漫又苦涩,既简单又复杂,大到国家战略,小到用元青花装酒,用明代的鸡缸杯喝酒。
所以明成化皇帝的斗彩鸡缸杯是国宝,清代皇帝的珐琅彩杏林春燕碗是国宝,更不用说宋徽宗的礼器和文房四宝了,个个都是国宝重器!
一个民族哪能不爱惜自己的文物,那个民族不保护自己的文物。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保护,才能让“文化自信”“文物自信”落实在实处。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民间收藏,民间收藏就是一个卫士,守护“国宝”不被掠夺。
如果站在狭隘的利益角度看民间收藏,民藏就是他们利益的绊脚石,所以对民间收藏不间断的刁难,会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民间收藏全是假,什么民间收藏全违法,什么高价回流,维护海外的话语权!
所以不能小看这简简单单的打假,仿品坑害不了国家安全,破坏了“真品”、破坏了“国宝”可就是民族的罪人了。
如果我们不能区分什么是“文物”,什么是“国宝”,那就让民间“国宝”面世,让全中国人民面对“国宝”,感悟一下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文明。让你空荡荡的心灵和真实的“国宝”碰闯一次,发出的灿烂的火花,原来中国的历史这么伟大,中国的文化如此深奥!中国的文明能够引领世界!
今天我们许多人只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却对古代文化充满了傲慢和无知,这是无知,无知造成了我们自己对历史缺少了敬仰。所以用全新的视野,全新的理解去解释各个时代的精神和风采。也许就会相信,我们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壮丽,如此的荡人心怀。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像一个个的江湖。小团体、小利益相互勾连,灯红酒绿,肉欲横流,也满足不了精神的空虚,关键还是失去了信仰。“贪官污吏”“娱乐至死”中国好像除了金钱和美女,还要什么信仰。
今天我们无法再去塑造一个宗教信仰,只能请回传统文化当作我们的信仰,让古代艺术品当成我们信仰的教材。
西方的智库,不担心中国的经济强大,不担心你的军事强大,只担心你的思想强大。人心齐,泰山移,这才是最可怕之处。
瓦解国家意志最好的手段,就是抹黑民族信仰,当前的娱乐享受主义、抹黑民族英雄,极端的金钱至上就是让中国人精神沦丧,而丧失判断力。
关键是我们的许多人已经失去了信仰。溯本还原,提高民族自信心,宣传中国历史文化。对于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品的再认识和保护,也许快速提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国家的主管部门开始走访,开始座谈,一切都在指向一个问题,艺术品如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化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活跃贸易的导火索。
今天我们分析一下,古代艺术品进入金融市场,可以带来的那些积极的进步和影响。
文物身份认证+艺术品资产化可以让民营经济活起来
利用民间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的唯一性来增值、保值,意义十分巨大,如何起动这部动力十足的火车头,需要我们极高的智慧和技巧。
1.通过艺术品鉴定+艺术品评估+艺术品备案完成了艺术品的身份认证。谁来担当这个角色,当前出现了不少公司抢夺这个艺术品身份认证的大蛋糕,谁能成为藏家心仪的平台,有望观察!
2.融资企业+艺术品所有者完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几万亿的资本流动、十几万亿的经济活动,几千亿的国家税收,是全民创业的大熔炉。
3.通过(民营博物馆)这个平台,进行艺术品保管+艺术品展览+融资担保来创建一个金融产品是最直接的!为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和商业银行形成一个集艺术品+艺术品托管的全链条。
如果发生企业运转环节出现断裂,谁来收购这些艺术品?
理想的方案是:1、国有资本收购,所有权转让!
2、通过拍卖、公平交易的收盘!
再造一个文物大国,让博物馆充盈起来
文能立国,武能安邦。武将打天下,文人治天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写就的。
几千年历史文化,除了几间庙宇,剩下的就是这流传了几千年的文物艺术品,这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灵魂的宝贝。
博物馆是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古代艺术品又是人类文化和文明高度结晶。承载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承载古人对艺术的审美和工艺传承。
从年起,各地兴起的新博物馆的建设,的确投入了大量资金,谁要不搞几个面子工程,好像没有什么业绩,投入的博物馆,大多气势恢宏,风光极致,从设计到装潢,可以说是国内超一流建筑,就是和世界的博物馆相比也有一搏。
但是内部展品大多是考古发现的汉代、春秋战国时期文物、石刻、车马坑等古物或复原,还有古人类时期的考古发现等等。
但是离我们最近的唐、宋、金、元、明、清代时期的艺术精品,较为吝啬,即没有响当当的精品,也没有填补空白的新发现。
几个公认的出土文物,立刻成为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菏泽出土的元青花梅瓶,南京出土的明代梅瓶,包头出土的元青花大罐,都是镇馆之宝。可见在民间未知的中国宝藏有多少?
保管+展览+研究是博物馆对艺术品流通最大的保护和传承。各省、各市的国有博物馆能有多少,我没有准确的数据。
如果济南市五年内打造一百个博物馆,如果从民间吸纳几百万件古代艺术珍品,不在话下。
在国家不需要投入购买资金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获得了几百万件的民间藏品的展示和研究,继而完成以上关键的鉴定、备案、估值、担保,融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研究和保护,发展与进步义不容辞地摆到了面前。
所以建立公正、公平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会让中国古代艺术品焕发青春,通过金融手段释放出几万亿的资本活力,化解当前的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文物艺术品的自由流通我们还有许多限制,就让他堂而皇之的进入博物馆完成他的身份的转变,即可让收藏变得有尊严、也可让大众的财富增值和保值,让这些污染了收藏界几十年的污垢垃圾,清理干净,还收藏一个蓝蓝的天空,让阳光自然倾泄在这个美丽的大地。
民间的文物艺术品的集中展示,可以建立起中华文化的高地,把中国人变得理智、修养和文化,在打击贪污、腐败,利益集团,与人民对立的势力的同时,让全中国人重新捡起失去的信心和信仰。
问题解答
网友提出的问题很好,许多人也关心这个问题,原来我一直建议用实物数字货币来量化古代艺术品的资产,继而开发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艺术品本位货币,但是没想到国家快速的停止了ICO的众筹,面临滥发的虚拟货币,古代艺术品一定要用资产信用获得这个实物货币运行,它实际上是实的,不是虚的,用实物货币运行项目,比如博物馆的建设资金,更是实上加实,和那些纯虚拟货币不是一回事!
“李戎耳顺目明”问题如下:
陈先生宏文永远激励着民藏人民群众前进,值得点赞!现在来讨论一下不利因素或曰困难的几个方面,可能对理清思路、克服具体困难具有参考意义:
1.刚刚,国家七部委已联合发文取缔ICO,并定性为非法集资、诈骗等重罪,数字货币全线狂跌。在这种恶劣的外环境下,我们的古艺品金融依赖虚拟货币的路子怎么走?大家发言探讨。
2.古艺品要金融化,面临确权\确真\确值三大难题。如何克服:
1)确权方面:一旦被定为〝文物〞,就面临〝所有权归谁〞〝能不能买卖〞的实际问题。合肥、上海已成〝报春鸟〞,是不是国家高层授的意?令人心寒,不容乐观!
2)确真:迄今为止,除了老翡翠已完全可摒弃〝眼鉴学〞,可用最先进的激光拉曼探针高科技仪器精准地〝一鉴知真假〞外,其他古艺品都还不能只用科检手段就做得到精准判真假。私人就算有再高的眼鉴水平,但由于权威性、公信力不逮,肯定难成众人都认可的〝确真〞重器!咋办?
3)确值:有人主张千元万元贱卖珍宝(而大拍卖行是几千万甚至两三亿的拍卖价),我一贯反对贱卖,主张最低也应达到大拍卖公司价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理由是:我们的东西比他们的或西方的更好,那为什么我们反而还要低价贱卖?不知陈先生和大家赞成不?3.我多次建议〝古艺品〞不光指瓷器,所以应把绿妍冰姿、人见人爱的老翡翠(明清皇家翡翠)也携带上,共谋出路,人多力量大。不知可否?
答案:
“一刀切”取缔ICO或许是临时之举,长远来看,中国各个监管机构应当尽快有所作为。首先,证监会可通过试点,把ICO作为众筹试点的一个形态;其次,央行应加强对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发行的监管,同时尽快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第三,法律方面要尽快给ICO一个通道。
比如,正在修订中的《证券法》可以保留“推动股权众筹机制建立和小额公开发行的注册豁免权”这一条款。
陈辉民营博物馆成为金融公正的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g/1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