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上次拙作《关于奇石的收藏和投资研究》在《新浪-收藏》发表后,受到一些石友好评,深感汗颜。今天特将遗漏之处做一补充。今天的文章主要强调要明确一些概念和聊聊一些市场情况。
一、何谓观赏石?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谓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从广义上来讲,似乎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头又均可称为奇石。
目前民间对奇石之间的称谓,如分类等尚不统一,互相混淆,对初学者带来困惑。比如观赏石概念。传统的观赏石是古代或当代的四大园林、庭院观赏石,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之所以说是古石,盖因它的出土时间关系。其实,现如今,目前有序传承下来的古石并不多。事实上,任何石头,其石龄均有亿万年之久。现在对奇石的称谓,有将整个奇石总类系统称为观赏石的,也有称奇石为赏石的;有称传统观赏石为赏石的,更有称画面石、象形石为观赏石的。对懂行的来说,本不是个事,然而对新手来说,如坠云里雾里。刚跨入即如被击一猛掌,昏头昏脑。奇石队伍要扩容,普及很关键。
所以,我觉得,跨入奇石之门还是将称谓首先搞清楚为好。如今的奇石总类系统,早已一改旧观,石种“队伍”已十分庞大。我对奇石石种的大类初步进行了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奇石=观赏石。奇石大类组成:
1、赏石类(由传统的观赏石概念缩化而来),以四大名石为主,一经登堂入室,似应称为“案头清供石”。
2、象形石类(或叫造型石)。
戈壁石-《老阿訇和他的婆娘(回族清真寺)》9x6cm
戈壁玛瑙石-《顽猴骑象》12x15cm
3、画面石类(或叫图纹石),目前民间有称“国画石”的,也有将广西草花石称为“国画石”的,甚至还有贵州某地方石种直接就称“国画石”的,真是实在有些混淆。另外,“浮雕石类”也应归入此类。奇石本以全天然为特色而“傲娇”,如果是因为石种原因不得已而进行了机械打磨抛光的,在展示或出售时,理应备注、说明。此类打磨类石种有:云南大理石、广西草花石、洛阳牡丹石、荷花石、北京金海石、湖北长阳清江石等等。作为地方而言,发展石产业无可厚非。作为收藏而言,如果事先不搞清楚,可能将会带来一定的遗憾!
南京雨花石-《得道高僧》9x5cm
南京雨花石-《雄才大略》4.2x3.0x1.9cm
长江石-《中国奇石》之《女皇驾到》(石正面)26x20x7cm
长江石-《中国奇石》之《马踏飞燕》(石反面)26x20x7cm
(此图对此石细部进行了微距拍摄,可以看出黑白之间过渡、衔接自然,结合部有自然的晕散现象,无油漆、涂料、染色剂等强硬覆盖现象。石质为石英岩。画面图纹自然呈现无疑。)
4、色彩石类。此种石头以色彩见长,有些还以若干纹理为辅,其细腻的石肤,完美的石肌,的确也能给人惊喜和美感。这样的石头,似乎爱石之人也应适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