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之前我国的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太大产生了厌学心理,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比皆是。于是去年暑假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如今政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放寒假期间学生终于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
如今市面上的学科类补习班已经被严厉打击,家长们依然可以为学生报兴趣类补习班。市面上比较火的有书法班、舞蹈班以及各种体育兴趣班等。这类补习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国家也十分提倡。
培训机构“太难了”,非学科类也是同样待遇,家长的钱袋子保住了
众所周知,课外兴趣班的收费比较高。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家庭为工薪阶层,给孩子报各种类型兴趣班花费不少。如今教育内卷十分严重,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而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一技之长,做为家长也只能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
为了吸引广大家长报名,各个机构推出了诱人套餐,类似于理发店办卡。有的家长经不住诱惑,竟然为自家孩子交了足足半年的学费。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但家长却产生了新的忧虑。
有的家长为学生找培训机构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现在的孩子三分钟热度,有的孩子学习了几天之后便产生了厌倦心理。还有些孩子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参加培训班,家长的钱便打了水漂。
于是广大家长希望国家能够出手来遏制课外培训机构的不合理收费。相关部门积极响应,这类培训机构将实现更规范化的运营。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通告中明确表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应全面贯彻当前教育方针,保持公益属性,遵循教育规律,校外机构一次收取学费不能超过三个月的。为了防止学校利用政策的漏洞,另外还规定一次不能超过六十节课的收费。
如今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多的兴趣培养。如今体育类兴趣班获得了家长的青睐,这类兴趣可以帮助孩子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中发挥更加出色。
课外发展兴趣爱好的初衷是好的,但如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习之余为孩子安排太多兴趣班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有的家长认为技多不压身,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太多的兴趣班让孩子身心俱疲,与国家教育政策相违背。
笔者认为家长为学生报班应该适量,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之下报孩子喜欢的兴趣班即可。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某项技能,家长不能强制。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毕竟考大学才是学生的重中之重。
如今的家长喜欢盲目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有这项技能,自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目的是帮助孩子陶冶情操,让孩子心情更加愉悦,身心更为健康,可家长却违背了这一原则。
如果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学习一项技能,必然会大大增加心理负担。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要把所谓的“益处”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到更多的技能,有机会做为特长生被高校录取。
教育部门下发通知,以后学生将没有资格通过艺术特长进入大学,只能通过参加艺考。艺考的难度很大,如果学生没有出众的天赋很难脱颖而出。更何况艺考生也需要学习文化课,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难以考上优秀的大学。
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培养兴趣爱好为辅,家长切不可违背教育原则做出拔苗助长的举动。当今社会,孩子需要一个健康的身心,教育部门的初衷也是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智,切不可因为自己的私心毁了孩子的一生。
政策改革大大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外兴趣班监管更加到位,保住了家长的钱袋子。相信我国的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以后会持续向前推进。
要把孩子的教育搞好,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千万不要滋生攀比心理。培养孩子兴趣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掌握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家长应该为孩子灌输更多的正能量,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1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