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极端事件影响,逆全球化、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愈演愈烈,进而影响到各国政治、经济政策。为应对国内严重的通胀,美联储今年以来数次加息,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各种因素互相交织,导致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又该如何在不确定下寻找确定性投资机会?9月24日,以“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为主题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秋季峰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国内外诸多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建言献策。
以确定性举措对冲不确定性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要以确定性的举措对冲不确定性的因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宁吉喆指出。
宁吉喆认为,要提振发展信心,引导市场预期。从现实和未来看,中国有长期积累的物资技术基础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和蓄势待发的内需动能,有改革开放的活力、动力和国际上致力于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一些积极因素。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争取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
要加大政策力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宁吉喆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周期性问题,以及疫情阻碍增长的放大效应变成突出的矛盾。宏观政策应当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要依靠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动力。”他进一步指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政府要实施逆周期调节,企业也应实行逆周期的投资经营,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在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下,使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同时,面向经济转型,要开拓增长领域。当今时代,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要加上新能源,蓬勃发展。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兴未艾。“这不仅是长远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是当前增长的机遇所在,是寻求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的重要领域。”
“不断扩大开放,增强系统的确定性。”宁吉喆还提到,今后几个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进一步落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双边、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关于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补充称,一方面要大力鼓励创新,加大对国家实验室和重点高校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夯实基础研究能力,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为全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并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为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可持续投资成长期趋势
瑞信集团全球首席投资官MichaelStrobaek指出,年不仅仅是经济秩序的洗牌,同时地缘政治方面的秩序也在迅速地改变。
过去3年,全球经济从比较萧条的时期获得了较好的复苏。疫情从年底开始蔓延,各国央行都认为是要开始超发货币,尝试弥补新冠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这是在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学到的一个可能行之有效的方式,但现在它已经带来巨大的通胀攀升。今年以来,不断上升的通胀指数已成为各国央行的主要目标,把通胀控制在目标范围具有更多的政治意味。
MichaelStrobaek认为,我们现在处在大过渡期,考量在地缘政治方面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很多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类别明显承压。可持续性或者可持续相关的投资现在获得更加强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1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