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近現代書畫,吳昌碩、齊白石兩位大師自然是繞不過去的重鎮,本次秋拍亦有吳、齊二人的精彩作品奉上,如Lot27吳昌碩《菖蒲花圖》、Lot齊白石《和平鴿》等;除此以外另有黃賓虹、傅抱石、石魯、徐悲鴻、黃胄、錢瘦鐵等人之妙手丹青,都值得一賞。
本次總覽的近現代書畫拍品分別在(9月2日18:00開拍)、(9月3日10:00開拍)兩個專場中呈獻,敬請期待。
TOKYOCHUOAUCTION
吳昌碩
Lot
吳昌碩(-)菖蒲花圖
設色紙本立軸
×41cm約5平尺
JPY:4,,-5,,
RMB:,-,
出版:《缶墨東游-吳昌碩生誕一七〇周年記念展》、東京中央拍賣編,全日本華人印社、海上印?象協力,童衍方特別顧問,三圭社發行,頁96-97,圖版39
出展:《缶墨東游-吳昌碩誕辰一百七十周年紀念展》,國際古玩展?東京中央拍賣主辦,會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此作名爲擬蒙泉外史,實則是意臨而度造也。蒙泉外史者奚岡也,位列西泠八家,書畫印俱佳。此作不過是昌碩技癢,借向古人致敬之余一揮胸臆。吳昌碩畫作流傳下來,少見有此艶麗者。此作藏于日本久矣,單據齊全。畫中的花名爲菖蒲花,或叫燕子花。此花嬌艶美麗,鮮艶欲滴,可以說從吳昌碩傳世的諸多畫作中還未見到此類花,可以說此幅乃孤品。
此花在日本很受日本國人的喜愛,料想這必是吳昌碩接受定制的作品。雖說鮮艶,而老吳不改一向老辣開張的筆鋒,依舊一任瀟灑。
題匣者孫松(-),字友三,別署問坡軒主,浙江鄞縣人,擅花卉。吳昌碩弟子中成就較大,吳氏畫派代表人物之一。
Lot
吳昌碩(-)書畫合璧對屏
壬子()年作
水墨紙本紙本立軸對屏
×40cm約5.4平尺×2
JPY:6,,-8,,
RMB:,-,
吳昌碩《書畫合璧對屏》,詩書畫印俱佳,足見水平。吳昌碩出身貧苦,全靠努力好學與天聰成就其藝術天地。吳昌碩早年篆書工穩,秀氣中寓拙,小字亦然。後于石鼓文中得道,加之印道亦日進,相得益彰。吳昌碩書畫印三道全通,其實得益全在書法上。吳昌碩于石鼓文花數十年之,從平正入奇險,再到古拙,一破前人寫篆書之格局,可謂「一拳打破去來今」。畫全以書法,一橫一點,全是書法,濃淡幹濕,筆筆力透紙背,入門三分。這是吳昌碩的開創處,一掃習氣。篆刻也如此,觀其篆刻,一如寫字,渾厚古拙,刻鶴圖龍。
吳昌碩書畫印三道全通,於詩詞中亦為下苦工,從畫中言及「高青丘」、「李東陽」可窺知:高青丘乃明初十大才子之一,極善詩詞,李東陽乃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二人皆以文采不凡著稱於世。吳昌碩於款識中題及此二人,實乃對二人文學功力之追慕嚮往,可見吳昌碩不僅勤於學習書畫,亦曾於文學方面下過用心。
Lot
吳昌碩(-)夏山逸興圖
乙卯()年作
水墨絹本立軸
.5×54.5cm約7平尺
JPY:10,,-15,,
RMB:,-,
是幅畫作於乙卯年,缶翁步入古稀之年,雖早已是名滿天下的一代宗師,仍以耕耘筆墨作為日課,常摹各家筆法,博取眾長,樂之不疲。同年作一幅《仿石濤山水》,曾自題:「臨石濤巨幀,三日竟事」,可知對習畫之事仍然傾注極大精力。勤勉如此,筆力自是有增無減,臻至妙境。此畫上題識「學梅道人」,觀之是作,既得吳仲圭蒼莽雄厚之風,行笔又如急风骤雨,恣肆雄健。點染從容,潤中帶燥,以氣勢勝。細觀其山石林木之點劃勾勒,以中鋒落筆,兼收篆隸狂草之筆意,看似隨心所欲,卻飽含金石之氣,可謂自辟蹊徑,獨標風骨。
此畫落款中見「去駐隨緣室」,頗有來歷。吳昌碩一生齋名室號眾多,年初到上海,借居王綬山浦東舊寓,前途未明,心下惶恐,故題齋匾「去住且隨緣室」。直到年再次「橐筆至滬」時,舉家定居上海石庫門住宅,才題匾為「去駐隨緣室」,以紀情歸滬上之心。此齋名隨後一直沿用至逝世,亦由此得見缶翁「道所在而緣亦隨之」的心跡。
齊白石
Lot
齊白石(-)瓊漿壽桃圖
設色紙本立軸
×34.5cm約4.1平尺
JPY:50,,-60,,
RMB:3,,-3,,
來源:奉文堂舊藏。
展覽:佳士得,香港會展中心,〈奉文堂藏齊白石書畫〉,年11月21-25。
出版:《奉文堂藏齊白石書畫》,香港佳士得,年第20-21頁,圖版。
白石老人自鄉野而來,所繪題材最富生活氣息,尤其是吉祥寓意的,非直白不歡欣,於是自創壽酒題材,以桃寓壽,取酒諧音久,寓意「壽久」。兼以其大寫意之筆繪出,顏色濃艷而不媚俗,酒壺與桃子拉開適當距離,以淡赭色畫出,寥寥數筆,看上去既單純又豐富。其寫出桃葉脈,充分描繪其薄而輕柔的質感同時,也表現出筆線本身的力度、變化和生意,將壽桃襯托得如此充滿生機和喜慶,故求畫者輻輳。按本作上款人「志青」即馮汝玠(-),民國時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精通金石、文字、目錄學,活躍於京津文化界,與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等交往從密。見畫上題「志青先生壽」,可知白石老人曾將此畫作為壽禮相贈,以祝其福壽綿長。
Lot
齊白石(-)海棠蜜蜂
丙子()年作
設色紙本立軸
84×40cm約3平尺
JPY:8,,-10,,
RMB:,-,
本幅海棠蜜蜂曾得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評論家陳傳席(b.)先生過眼審定,畫右下方鈐「陳傳席過眼記」,視為白石老人真筆佳跡。本作乃白石老人七十三歲所繪,彼時其「衰年變法」已經完成,獨特的大寫意畫風已經成熟。正值創作盛年,將對自然的滿腔情致盡數傾注於筆墨之中,提筆而下,一氣呵成。紅花綠葉之上,看似不經意地點綴蜜蜂幾隻,自是一番田園趣味,勃勃生機,躍然紙上。
畫面佈局看似寬閑隨意,實則用心經營佈置。先是大片的海棠花葉映入眼臉,以青色沒骨渲染花葉,再用較重的墨線勾筋寫脈,以墨色的濃淡來區分前後仰側,筆畫縱逸,不拘一格。朱紅色的海棠花似清流般帶著濃濃的清新之意傾斜而出,花瓣由淺及濃,鵝黃點芯,亦以賦色之深淺區分老嫩新舊,疏密交織,奇趣橫生,正可見白石老人那縱橫揮灑的寫意之筆。最顯用心之處,乃是畫面左上方的三隻小蜜蜂,描摹細緻,呼之欲出,為畫面增添了無限生機。
Lot
齊白石(-)妍菊歸鴉
設色紙本立軸
×28.5cm約3.5平尺
JPY:8,,-9,,
RMB:,-,
本幅佈局乃白石老人最喜之條幅佳作。高處八哥立於竹欄之上,寥寥數筆繪就,形貌生動,趣憨可愛。其下繪菊花一叢,紅花綠葉,自上而下以菊葉勾連,競相綻放,生趣盎然。整幅構圖高低錯落,上下呼應,乃白石老人極擅運用的手法,打破明顯呈直豎縱向的單調,令畫面得以平衡,經營之用心歷歷可見。紙愈長而畫面緊湊,畫格奇絕,饒富意蘊。
畫面上方留白處題詩兩首,一首寫菊,一首寫八哥。白石老人對學詩下的功夫勝過學畫。其自言“詩第一,治印第二,繪畫第三,寫字是第四”。他的詩以題畫詩居多,形象鮮明,喻意深刻,皆有一股朝氣。本幅所題之「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間煩惱事,斜陽古樹看鴉歸。」見題於白石老人四十八歲時作《古樹歸鴉》,乃其《石门二十四景》中最早的一幅。看暮鴉,爲了避是非,逃脫人生煩惱;以詩的前兩句作畫,是暗示處世經驗,以詩的後兩句作畫,是參透世事,超然自得。
Lot0
齊白石(-)和平鴿
年作
設色紙本鏡心
×51cm約6.3平尺
JPY:9,,-12,,
RMB:,-,
來源:南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和平鴿》所畫題材是白石老人最爲著名之“和平”題材:兩鴿子花下對語,忽一鴿從花上飛出。點睛在一鴿回頭,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然而早期齊白石幷不畫鴿,最初實際是始于解放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年,齊白石應《人民畫報》社「和平鴿」之請,然而僅憑印象所畫,白石老人對成稿甚不滿意。齊白石過去還未畫過鴿子,爲了畫好它,他讓孩子們買了很多鴿子,養在家中。每天,他都要來到院子裏,仔細觀看鴿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每一個動作,看鴿子在地上每一個優美的姿態,以及鴿子的的行走、哺雛、覓食、起訊等勤作和神態,所得甚深。他還親自數清了鴿子的尾羽是十二根。更是不斷寫生,且于多幅寫生小稿上加以批注。而此幅署「九十歲白石老人」款,成筆于年。正是齊白石初探畫鴿,充滿熱情之年。正是如此細緻,方得筆墨精良,每每下筆準確無誤,而每一筆俱能神采煥發。本圖堪爲其筆墨精良之一例。此作乃新加坡私人藏家于北京榮寶齋所購,當時和平鴿這類題材喜見樂聞,世人皆喜,費勁工夫方才藏得既象徵和平意義深遠,又如此妙趣相宜之和平鴿圖。
黃賓虹
Lot
黃賓虹(-)山居清趣圖
設色紙本立軸
.5×67.5cm約8.2平尺
JPY:8,,-10,,
RMB:,-,
來源:台灣重要美術館舊蔵
此畫成於黃賓虹壯年時期,正值其迎來人生第一個轉折。其早年投身革命,親歷時代的激變,直到四十四歲因被控「維新派同謀」而避走上海,才淡出政治舞台,從此以藝問道,以學術終其身。此時的上海藝壇文人薈萃,金石學派的興起與西學的傳入,令此地湧現出了一批如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書畫巨擘,乃是中國畫壇之「風向標」。黃賓虹想來已感知到中國畫壇即將迎來的巨變,他來到上海,一待就是三十載。而早年革命的經歷,又令其書畫之「道」大異於時人。作為當時中國畫壇的一員,有感畫家自身的文化使命,任重而道遠,故而高呼以藝術救國,「所願諸同志,堅持雅操,抱道自高……」(黃賓虹《美展國畫談》)。
身處熱鬧的上海,黃賓虹與當時的文人名流多有交錯。年,以「發明藝術,啟任愛國之心」為宗旨,發起研究金石書畫的「貞社」,響應加入的如宣古愚、鄒適廬、趙叔孺、吳昌碩等名家,不少與隨後成立的西泠印社多有重合。同時他也是「豫園書畫善會」的骨幹成員,而為本作題跋的古醞先生楊葆光,正是此會的第三任會長。對於這位早期海派的前輩名家,黃賓虹頗敬仰其學識。年古醞先生八十壽辰,籍海上耆英同集西园,黃賓虹作為後學晚輩,以一幅山水畫作為壽禮相贈,畫上題「缋画图坿呈郢政」,可見有藉機向前輩討教之意。而本作題款時間與之接近,先生為其題此詩跋,既有賞識之意,或亦作為答謝,尤可見證近代畫壇新老名家交流之逸事。
傅抱石
Lot
傅抱石(-)韶山詩意
設色紙本鏡心
31×35cm約1.0平尺
JPY:5,,-6,,
RMB:,-,
來源:南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注:附文物商店標籤
新中國美術、紅色美術不能繞過傅抱石,近現代篆刻史不能繞過傅抱石。傅抱石是連接民國與新中國繪畫藝術的重要人物。其與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爲世人所熟知,所贊揚,而殊不知傅抱石之江山多嬌豈止如此?傅抱石是個藝術家,揮灑往往酒後,欲通過酒進入一種無意識的創作狀態,以進化境。新中國初期的畫家,對生活、對社會都充滿著希望,對未來充滿希冀,一批從舊社會過來的畫家欲通過手上的筆來歌頌這個新時代,于是出了傅抱石、錢松岩等等的大家畫出很多杰出的極具時代感的作品。而傅抱石此時最著名的作品莫過于「毛主席詩意」系列了。而此幅也正是他這段時期的作品,精妙絕倫。以其獨有的抱石皴,淡雅不是渾厚,渲染出畫家心中的革命聖地。
Lot
傅抱石(-)高峽出平湖
年作
設色紙本立軸
89.5×56.5cm約4.6平尺
JPY:65,,-85,,
RMB:3,,-5,,
上世紀六十年代,圍繞著“毛主席詩意”傅抱石創作了一大批扛鼎力作。此件創作即是以毛主席詞《水調歌頭》中“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之詩句為題材創作。此畫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其是用墨敷色處,最見畫家功力,只見水墨層層積染,且加之其獨特的皴法,令其山水具有一種水汽繚繞之感;畫面構圖飽滿,峰不見頂反而愈顯其高聳挺拔、氣勢磅礴。更把水、墨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水墨淋漓之間,生出浩瀚意境。如此豪放瀟灑,淋漓酣暢,堪可見傅老對大好河山之真摯濃烈情感。六十年代初,傅抱石帶領江蘇畫家作行程二萬三千餘里的旅行寫生,此後舉辦的“山河新貌畫展”生大影響於畫壇,他帶領的江蘇美術群體被稱為新“金陵畫派”。
此幅畫作作於年,洽是其山河題材創作的高峰期,對於祖國河山的演繹可謂臻達全新境界。畫面構圖奇雄,小中見大,無一綴筆,山石全以似解索皴法率意為之,簡練老辣,深思熟慮又落筆全無猶豫,足見其筆墨修為。此時其筆下的“抱石皴”已臻化境,寫高峽峭壁,層次立觀,高古遊絲描、散峰筆法使得山水淋漓盡致,設色沈渾質麗,水、墨、色融為一體,令人沈醉。畫中鈐“當驚世界殊”一印,與畫作相得益彰。全畫色調沉郁,水墨淋漓,勾勒出天地山川郁勃、雄奇之意境,幾駕輕舟掠過,爲全畫注入一絲動力。
徐悲鴻
Lot
徐悲鴻(-)浴馬圖
設色紙本鏡心
23×29cm約0.6平尺
JPY:3,,-5,,
RMB:,-,
來源:南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徐悲鴻先生擅以物喻人,而又常以飛騰英姿之馬來一陳胸臆。春輝聯語有「龍馬精神」,世人鮮知其正解。此語出于《易經》,《易》首卦幹卦,其象形以龍,指天,指陽,指男。次卦坤卦,其象形以馬,指地,指陰,指女。坤卦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之德在其能承載萬物,胸懷廣大,此謂之厚德也。徐悲鴻喜畫馬,且以馬喻物,必知其象取于坤,而其又生于國家民生雕敝之時代,中華大地實在也承載著太多苦難了,何時能如馬一般飛黃騰達?既是現狀的寫實,又是心頭對國家民族的寄望。「濯足萬里流」句出左太沖文,所謂「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健馬濯足去塵,準備新的征程,一洗舊時的黑暗。
黃冑
Lot
黃冑(5-)少女之舞
設色紙本立軸
92×42cm約3.5平尺
JPY:8,,-15,,
RMB:,-,
黃胄在本作中對細節和動態的把握極為精準,在少女面部、手部等一些關鍵部位,用筆亦果斷明確,充分呈現出舞蹈的瞬間美態,少女舞步輕盈,手腕優雅的舒展開來,仿佛剛從舞蹈的高速旋轉中轉向觀眾。無論是手的動作、身體的轉向以及頭發、衣裙的擺動都畫得極具動感。畫面雖僅以一位人物為主體,卻充溢著熱烈與歡快的氣氛。少女紅色的上衣和燦爛的笑容,更渲染出熱情奔放的意境,極具韻律的新疆風情躍然紙上。少女身後的兩位樂手雖然在畫面上所佔空間較小,但同樣傳神生動。他們的目光投向少女,似乎已經沉醉在歡快的樂舞之中。全幅畫作線條流暢,色彩大膽鮮明,人物鮮活,歡快喜悅的氛圍撲面而來,呈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石魯
Lot
石魯(-)芙蓉春暖送人家
設色紙本立軸
×67cm約8.1平尺
JPY:10,,-20,,
RMB:,-1,,
石魯畫芙蓉鮮艶絢爛,暈染有致,呈現一種水、色相破的洇化效果,有「人醒花如夢,晨清旭色鮮」之感,燦爛而又夢幻。畫芙蓉迎風挺拔成竪直斜角構圖,可見石魯對畫面構成形式感的追求。對于筆墨象徵性的意義,石魯在《學畫錄》中曾這樣表白:「余觀虛谷畫梅,作直交格形,何也?蓋取其剛直、堅貞、方正之性爲筆意也,攝其雪壓冰封之態爲筆理也,借其裂痕方格交叉之故爲筆法也,達其氣韵生動之美爲筆趣也。故識筆墨當爲畫之主、客交織之生命綫。」
錢瘦鐵
Lot
錢瘦鐵(-)無量壽佛
設色紙本立軸
.5×32.5cm約4.0平尺
JPY:,-,
RMB:39,-51,
更多秋拍精彩拍品
請繼續關注東京中央拍賣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儿童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bj/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