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莲那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账上的钱是一次性买入的,还是定投的,并不重要,这些都是你的钱。所以,基于总资产配置的考虑更为重要。
配置之前,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现在通过各大银行APP,或是进到腾讯理财通入口,都能快速地进行风险测试。
在书中,季凯帆也推荐了一个版本,来自《投资学基础:估值与管理(第3版)》(CharlesJ.Corrado,BradfordD.Jordan)。
这份测试里,有一些接近实战,即具体投资环境中如何做选择的题目,推荐大家做一做。
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1)选择最适合你的对投资理念的描述。
A.我的主要目标是得到最高的长期回报,即使我不得不忍受一些非常巨大的短期损失;
B.我希望得到一个很稳定的资产增值,即使这意味着比较低的总回报;
C.我希望在长期回报最大化和波动最小化间进行平衡。
(2)当你购买股票或者基金的时候,请对下列每个因素分别回答。
A.非常重要
B.有些重要
C.不重要
①资产升值的短期潜力;②资产升值的长期潜力;③对于股票,这个公司被其他人收购的可能性;④过去6个月盈余或亏损的情况;⑤过去5年盈余或亏损的情况;⑥朋友或者同事的推荐;⑦股价或净值下跌的危险性;⑧分红的可能性。
(3)你会把元投入到下面的项目中吗?请分别回答“是”或者“不是”。
①有7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万元,而有30%的可能性把元都输光,是/不是;
②有8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万元,而有20%的可能性把元都输光,是/不是;
③有60%的可能性,你的资产翻一倍到1万元,而有40%的可能性把元都输光,是/不是。
(4)假设你要在下面两只基金中做选择,你会选哪只?每只基金都含有6只不同种类的股票,在过去12个月中,表2-2和表2-3显示了每只股票的收益情况。
表2-2 基金A
表2-3 基金B
(5)如果你的1万元投资亏了元,你会怎么办?
A.割肉,卖掉基金;
B.保留着,有50%的机会反弹,有50%的机会再损失元;
C.不知道。
(6)假设你在一只基金上投资了1万元,但一个星期亏了15%,你看不出是什么原因,大盘也没有跌这么多,你会怎么办?
A.补仓,再投入,降低平均投资成本;
B.清仓,把所有的基金都卖掉,然后投入到一个波动小的基金中;
C.卖掉一半基金;
D.等着价格反弹再卖掉;
E.什么都不做(觉得这是正常的)。
(7)表2-4显示了两只基金在过去两年中每季度的收益情况,你选择买哪只?
表2-4 收益情况表
(8)作为一个投资者,和其他人相比,你怎么评估你的投资经验?
A.非常有经验;B.比平均水平高;C.平均水平;D.比平均水平低;E.基本没有经验。
评分标准分别见表2-5和表2-6。
表2-5 评分
表2-6 评语
了解了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接下来就是购买基金时分散配置: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搭配持有。具体的持有比例因人而异,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可多持有一些股票基金。厌恶风险的人会选择持有波动较小的债券或货币基金。
-就算是都买股票基金,也可以进行分散。
比如,你打开晨星网站,随便搜索一支基金,可以看到不同的基金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大盘价值型,有的是小盘成长型,有的是大盘平衡型。在这些风格不同的基金中进行分散投资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我自己选择了大盘价值型,搭配了一点中小盘成长型。
另外,同一家基金公司下属的基金虽然在资产配置上有所不同,但交叉持股的情况很严重,同涨同跌。所以分散配置的话可以选择两家左右的基金公司。
分散投资理论的鼻祖是美国的马科维茨(HarryMarkowitz),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一个核心观点是在分散投资的时候,不仅仅考虑风险和收益,还有独立投资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他把分散投资原来考虑的两维因素,上升到了三维空间。
所以,投资分散也不仅仅局限于股票、基金,也可以包括房产、黄金、国债、艺术品等。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例的再平衡。如制定了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是7∶3。一年以后,股票涨得快,债券涨得慢,比例变成8∶2了,怎么办?这时候要卖掉股票,买成债券。如果再过一年,遇到熊市,股票大跌,比例变成了6∶4,这时就要卖掉债券,买入股票,使比例回到7∶3。这就是再平衡。
再平衡符合市场是轮动的这一概念。更重要的是,再平衡能保持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也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有人用历史数据做过计算,再平衡的综合效益要远远高于不做再平衡的收益。一般一年到一年半才做一次再平衡,而再平衡也仅仅是一个微调过程,只是为了让组合不要偏离自己制定的目标。
莲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zz/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