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一点不太爽,许多文友、媒体一直采用图文、视频等形式致力对外宣传家乡武冈文化,却总有个别人热衷于泼冷水,说什么“武冈文化已没落”“王城已死”“繁华不再”等风凉话,恨不得武冈文化变成一地鸡毛,任人践踏,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其实,武冈文化并非“没落”了,“贬值”了,而是与时俱进,有所升华了。所以,去年年底武冈市政府网改版时,要求我写个《文化武冈》的综述材料,于是有了本文以下的文字,刊载在政府网文化武冈栏目里。
以古城为主的历史王城文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以丝弦为主的乡土民俗文化,以卤菜为主的传统美食文化,以黄埔文化为主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武冈。
于是偶尔发现,这些文字时常变成了多位领导发言综述武冈文化的引文。武冈文化基因其实早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今日武冈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载体。
希望本篇文字给那些思想比较偏激的人对武冈文化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对其也有个公正的评价。
文化武冈综述
水云生以古城为主的历史王城文化武冈处资水上游、雪峰山脉与越城岭交汇的V型地带南段,古称“武冈蛮”地,西与南有“五溪蛮”“西原蛮”“桂州蛮”聚居,东北通衢于邵阳、长沙,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桂门户、黔巫要地、三省通衢之称。有多条古道通向四方,是湘西南的地理中心、通商要道、物资集散地。
武冈沿袭“县、侯国、军、路、府、州、王城、皇城、州、县”至“市”,为一座拥有余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有武陵井、凌云塔、法相岩、古城墙、宣风楼、文庙、大炮台、四季岩古文化遗址、同保山、云山、木瓜桥、浪石古民居、双峰禅院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古城区大王城、小王城和外城城郭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城内的古建筑风格独特,其中武冈城墙是中国石头城墙的典范,素有“武冈城墙盖天下”之美誉。
独特的王城聚集了屈原、陶侃、柳公绰、王昌龄、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等大量历代名流,或留足迹,或飘墨香。宋高宗题“云山七十一峰风云变幻”、宋理宗手书“宣风雪霁”,文天祥撰《武冈军学奎文阁记》,其他如盛弘之、郦道元、韩愈、欧阳修、黄庭坚、王世贞、欧阳玄、王夫之、何绍基、王闿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晏阳初、周谷城、艾青等等巨匠,无不为历史王城留下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
如今、修复起来的浪石古民居群,古城木货街、寿福街,西直街,拔地而起的同保楼、都梁文化产业园,以及正在建设的都梁王城文旅小镇、乾道大院等无不彰显出古代王城的风范。
以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特定的地理位置,三教九流在此汇聚,武冈自古道释儒交融。世传同保山是春秋道学家范蠡之女隐身成仙之地,后建有古仙院。云山是道家第六十九福地—“仙人卢生治之”,原有“卢侯二仙祠”。宋代建观音阁、云峰阁等,“藏御书于其中”。南北朝时武冈有天宁寺。唐代云山有制止寺,宋宁宗嘉定十二年()改建为胜力寺。元代寺毁。明成化五年()复修,“为郡伟观”。很多大和尚,如无涯、燕居等到此讲经,僧众多达余人,香客不绝于道。此外还有法相寺、紫府寺、洪觉寺等众多寺庙。
自卢、侯二生来到武冈云山之后,不仅武冈云山和隆回望云山道脉源远流长,整个邵阳也成为道教昌盛之地。宋末元初,武冈人李道纯,精研道意,广授门人,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被称为“中派丹法之祖”。清朝重佛抑道,全国各地道教地位低落,但在邵阳仍呈发展之势。据《续修道教宗教谱》载:邵阳共建道观座。
改革开放以来,武冈各地大小寺院、庙宇相继恢复,民间广泛流行以佛教为主儒释道融合发展的祈福节、浴佛节、放生节、乌饭节等宗教文化活动。
以丝弦为主的乡土民俗文化武冈的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在群众中流传广泛,形成了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冈丝弦为主的特色乡土民俗文化。
歌调以平腔山歌、开荒锣鼓歌、民歌、朝香歌,音乐以锣鼓唢呐等民间乐器、以及劳动号子为主要形式。民间舞蹈以石羊走马灯、舞狮、舞龙为主,其它还有蚌壳舞、洒扇舞、纸船舞、高脚舞、宗教歌舞、板凳龙等。曲艺、说唱有呤呤锣、渔鼓、莲花闹等,曲调有原始的民间小调、阳戏、丝弦、花鼓曲调等,戏剧有阳戏、木偶戏、祁阳戏、板凳戏、丝弦戏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武冈市文化部门和丝弦传承人邓星艾等老艺人的传承发展,创作出了《武冈是个好地方》《武冈美食喷喷香》等经典优秀作品,推动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发展。如今,武冈丝弦、七星锣鼓、舞狮、滩里水龙灯、司马冲鹅颈龙、石羊走马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
以卤菜为主的传统美食文化在武冈,正宗宴席有八大八小、四冷四热,指的正席上的八个大菜、八个小菜,四个冷碟、四个热炒,完美诠释了武冈千年王城饮食文化底蕴。以王城家宴和武冈铜鹅全席及血浆鸭、米粉、米花、空饼、花糕等武冈特色美食及盛行在楼馆之间的武冈丝弦等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构成独具魅力的武冈饮食文化。武冈铜鹅肉质鲜嫩,享有“世之名鹅”的美誉;年元月,武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卤菜之都”。
去粗取精,博采众长,武冈卤菜制作技艺是在南、北卤菜以及“红、黄、白”三卤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是中国传统药卤技艺的杰出代表。如今可以确考的武冈卤菜产生的最早时间可追溯至清代前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武冈卤菜制作技艺已经形成多种特色制法,卤制产品有近10个系列、多个品种。
武冈卤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口感鲜美、色香味佳,采用20多味纯天然中草药入卤,形成了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武冈卤菜制作术于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新世纪以来,武冈政府高度重视武冈卤菜和铜鹅产业的发展,历届美食节均以武冈卤菜和铜鹅为主题,深化了卤菜、铜鹅文化内涵,提升了卤菜、铜鹅的文化价值。年9月,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布了34个地域菜系道经典名菜、席主题名宴代表作。湖南此次共有10道经典名菜、10大主题名宴上榜,《武冈铜鹅宴》列入“中国菜”大家庭范畴。武冈铜鹅全席系武冈餐饮行业最新最高水准代表作,是武冈市餐饮协会一致大力推广的武冈地域品牌菜系,随着武冈这颗湘西南中心城市之星的冉冉升起,以卤豆腐、卤铜鹅为特色品类的武冈卤菜,成为中国向世界传达民间传统饮食文化,表述传统药卤技艺的闪亮符号。
以黄埔文化为主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年,南京、南昌相继沦陷,日军大举进逼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被迫南迁武冈。武冈中山堂是李明灏将军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成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在武冈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年10月被评定为湖南百景之一,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与之应运而生的武冈市黄埔同学会升级为黄埔文化研究会,助推以黄埔文化为主的武冈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快速发展。
武冈革命历史纪念馆共分为四个展厅,从“工农运动的兴起”“扑不灭的星火”“抗战中的武冈”“黎明前决战”“武冈换新天”五个方面,详实记录了年至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冈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古城革命斗争史实。年7月,武冈市被湖南省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年,中共武冈市委党校、武冈市行政学院将其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年12月,武警湖南省总队将其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年6月9日晋级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冈红色记忆馆创办于年冬,坐落于武冈市荷塘村都梁文化产业园内,展览馆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区分为铁皮画区、宣传画区、木刻画区、老照片区、像章区、剪纸区、刺绣区、综合区、红色电影院十个部分,共有展品4余件。丰富的种类和庞大的藏品数量,在国内尚属罕见。该馆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红色文化是新中国的根和魂,激励我们继续勇往直前。年6月,武冈红色记忆纪念馆被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布为湖南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
武冈烈士陵园位于邓元泰镇天心村赵家岭,项目占地19.亩,投资0万元,于年开工建设,年建成。园内建设革命烈士纪念碑1座,单体烈士墓座及其他配套设施。该陵园为武冈市提供一个上规模的祭祀革命烈士场所,对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弘扬烈士精神,教育培养下一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年12月23日,邓小平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余名战士,从绥宁进入武冈,当晚露宿木瓜桥。木瓜桥被当地人称为”红军桥”,是红七军途径武冈的历史见证;而萝卜眼里长铜钱的故事,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老百姓谋幸福,体恤劳苦大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所在。
还有中共武冈特别支部旧址、武冈思思学校旧址--武冈文庙,中共武冈特别区委旧址--福培庵,红七军攻城指挥部旧址--三里亭之兴隆庙,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创办的武冈师范学校旧址及其校内的艾青亭、凌云塔,荆竹回马山抗战英雄纪念碑,扶冲抗日战争纪念广场、龙田马鞍村的解放武冈师临时收容所--白公庙等丰富的红色记忆遗址,让武冈这块热土焕发出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光彩。
年4月,我市占地约亩,投资约2.3亿元的国防教育基地工开建设,规划新建综合馆、体验模拟区、战地军营、古代军事馆、近现代战争区、服务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对普及全民国防安全教育知识,加快繁荣我市红色文化旅游、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快临空经济片区发展。
武冈书家萧洪作品
《王城往事》纪录片品鉴会持续播放乐洋电影院每晚19:20
不见不散
谢谢家乡父老乡亲
对武冈本土影视作品的支持
鸣谢68位群演
和以下政府机构、企业与团队
中共武冈市委宣传部
武冈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武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武冈大酒店
武冈华鹏卤菜
天地人技术集团武冈分公司
武冈市邓家铺石龙兴村水龙灯队
武冈市双牌镇镇政府
武冈市东方红小学
武冈医药公司膳养坊
武冈市浪石古民居
邵泽集团·云山景区
武冈市旗袍协会
肖智慧旗袍队
武冈市光明电影院艺术团
不凡之路培训机构
齐灵舞蹈培训机构
发现·不一样的武冈
设置栏目
武冈文艺都梁新韵武冈文旅
武冈作家民间故事文旅资讯
校园新蕾都梁名儒文物古迹
书画美术当代骄子网红景点
民间艺术社会纵横非遗传承
文艺资讯情感驿站美食特产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