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工作中,接诊的病例各种各样,我常在门诊中常多聊几句,了解患者详细的发病过程及诱发因素,只有全面的把握病史和病情信息,才能更准确的找到病根,指导患者用药和保健。
现将日常诊疗中特别之处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高大家的养生意识。
前些日子,门诊来就诊一位45岁的女患者,她停经半年,三天前突发小腹坠痛,经行血量很大,自述比年轻时正常月经的量都要多很多,经行两天后,第三天月经量自行减少,她有些担心故来就诊。
我诊其脉象及舌象大体无恙,只是脉象略有短细。
女性在围绝经期45-55岁左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的状况,但是闭经半年后,突然出现大量的经血,必定有其诱因,故我又仔细的问诊。
我问:停经这半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潮热症状吗?
她答:没有。
我问:最近有剧烈的情绪波动或者剧烈的运动吗?
她答:没有。心情一直都很好,不会瞎操心,平时都不太爱运动,最近也没出门旅游。
我问:最近有吃过特别刺激性的食物吗?比如特别冷的,特别辣的?
她答:没有。正常饮食,冬天不敢吃冷饮。
我问:最近有加班工作,熬夜,特别劳累的情况吗?
她答:没有。工作不累,正常起居。
我仔细思考,从饮食、情志、劳倦这三个大的方向上,都没有找到可能诱发闭经后又行经的因素,可是,从她月经的症状上看,经血量大,经血色红略黑,带血块,伴小腹坠胀,无冷痛,经血自行减量,全身并无特别严重的因经行量大而造成的气血两虚之证,这些症状表明这次行经并非崩漏之证,血色不浅反黑,全身又无明显的乏力之症,说明胞宫内本就有已形成的瘀血,只是被某种外因诱导而出,那么这个外因是什么呢?
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便问:最近有没有吃一些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保健品或者中药,比如藏红花之类?
她回忆说:嗯,你说的是呢,我在月经前几天吃了五天左右的藏红花,是我老公催着我,说这别人送的藏红花,都放好久了,快拿着泡水喝,我就每天在水杯里放一小摄泡着喝了。我喝了五天,后来又忘记喝了,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事。小包装的藏红花,每次只泡一点,就能来月经了?有这么大作用吗?
我答:真正的藏红花,一根泡水都能染红整杯水,活血化瘀的力量很强,特别是你有半年闭经的子宫内已形成了增厚的子宫内膜,平时运动又少,外在稍加一些活血通经的力量就促进了子宫内增厚内膜的脱落。
幸好你泡红花的量不大,时间又不长,不然的话,还真可能造成崩漏了。
于是,我稍开了小剂量的养气血的四物汤,待两天,患者回复说经血已停止。
有人会问:中医根据把脉情况对症下药就好了,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的寻找诱因吗?
我认为,中医治疗对证是根本是基石,但是,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与疾病相关的饮食、劳倦、情绪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就像这位患者,一直认为藏红花就像泡茶叶一样,对身体应该没多大影响,泡不泡着喝都随意。
那么,如果这次没有帮助她找到这个重要的诱因,也许过几天她又想起来泡上大剂量的藏红花喝,肯定会诱发崩漏下血。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这位体形偏瘦,又闭经半年的处于更年期的女士,一般医生听闻其主述月经量极大,难免要考虑这是否是崩漏证,是否要用止血的治疗方法,比如重用阿胶之类止血补血的中药!
如果开出重剂的止血补血药,反而可能诱发其他不适,毕竟这位女士此次行经是在少量藏红花的诱导下排出的胞宫瘀血,强行止住并不是好事。
所谓“瘀血不祛,新血难安”,积极的寻找到病因,才能更好的把握此次的病机。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把握正确的治疗方向,犹如警察破案抓住了关键证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nr/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