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州先生艺术作品
收藏价值探析
什么样的画作能够成为艺术品?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具有价值性?或许这是艺术追求者在探索中都会遇到的困惑和瓶颈。
如果说,一个画家,在他创作的一开始就抱着“要将画作卖出高价”的想法而动笔,显然功利性更为显著。现如今,艺术作品市场的混沌局面,让人很难分清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艺术品,张九州先生在《九爷说事》节目中谈及某一次看展的经历,内心颇有触动,当他看到艺术作品市场失衡、艺术创作底线丧失等现象,不由得感叹:“第一,大多数策展人和画廊经纪人,并不是以学术为标准,大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看问题的,所以他们推出的作者和作品未必都是真的就好;第二,那些看似市场运作很火爆的书画家,其作品也未必就真的优秀,甚至你都不敢保证是真迹,曲高和寡,大音希声,人人都能看得懂的,那不是艺术,那是流俗。现如今的艺术品市场,貌似大家都高举这文化艺术的这张王牌,其实啊,只要艺术和商业、权力拉上关系,大都会丧失标准和良知,甘愿去做金钱的奴才。”
那么,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是否还会涌现出好的艺术作品呢?答案是肯定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对于艺术评判这样说道:“真与美是构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的两大要素。”具体来看,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应该让你忽视它是何种形式、何种技法来表现,而是先触动了你的灵魂,让你为之感动、之后你才会注意到作品的本身。正如庄子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真亲者未笑而知。”
不敢说张九州先生的艺术作品是能洗涤灵魂的,但它一定是能触动心灵的。其作品“以儒为表,以道为骨,以佛为心”的综合内涵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创作母体,学术思想和创作理念无时不在诠释着对社会和人性灵魂的深刻理解,有着哲学上的“终极关怀”,进而“成教化、助人伦”。
他的画中处处不见我,又处处都是我,布置奇特,狂放活泼,笔墨苍润而中正,怪僻之形,惊心眩目,澄怀观道,神超理得,他把自己的心境融入画中,使作品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如诗一般的意境,超然脱俗,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也。在张九州先生的笔下,自然万物之象都蕴涵着无尽的生命力量,把自然与人性之美结合、阐释的淋漓尽致,使人可以清心、逸神、养性、涤烦襟、破孤闷……舒曼有一句名言:“艺术家唯一的使命,是把光明送进人类心灵深处”,这一点,在张九州先生的艺术世界里展现得透彻明亮。
张九州先生在其艺术评论书籍《张九州谈艺录》中,具体阐述了艺术品的收藏:
“艺术品市场的收藏家分很多种,有的人是投资,有的人是投机,有的是爱好者,有的是书画艺术品专业藏家,也有纯土豪买主。比如书画艺术品,专业藏家是一种投资心理,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