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周濂看问题真到位:“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艺术品这条产业链上游,至今仍活跃着一批人,专门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到下游收割别人的智商税。实诚的人提醒说“这些人没穿裤子”,钱多人傻的纳税人还老不高兴呢!
洼地,顾名思义就是指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形。一到下雨天,水就会从周边的高处,顺势往中间归集。在投资圈,“洼地”常用来形容某个时间段一些潜力被低估的地方。
众所周知,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形势阴晴未定。在上半年整个市场都在停摆或彷徨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开发商还能在楼市赚得盆满钵满。相比之下,中高端艺术品行业仍然是一片萧条,开门做生意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昨天刚换完名片,今天就说改行了”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真的不是唱衰行业!国内许多经营艺术品的人,从未认真理解过投资价值的内涵,自然不知道什么叫价值洼地。要我说,像房地产这种能把别人碗里的菜夹到自己碗里来的,才叫洼地。你不服都不行。
当然,在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时代,艺术品行业也未必就无路可走了。毕竟洼地不可能永远是洼地,它是有时间限制的。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太久。上半年是洼地,下半年可能就不是了。牛年三月央妈开始严查经营贷,这不就是要来废炒房团的武功吗?调控一收紧,市场就得降温或横盘。
从洼地形成的原因来看,就是因为周边有人不断搞建设,才会把周围的地势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中间与周围的价值级差。
这几年,我反复给一些艺术家和经纪人洗脑,不要再王婆卖瓜似地老在别人面前吹你手里的那些东西有多值钱了。你的作品再好,要想流通到市场,也得先有渠道。而建设渠道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先让别人挣到钱。一个行业不可能只有收藏家而没有经销商。艺术品要想产业化,唯有先把利益链条做起来。挣不到钱的买卖,傻子都不会做,更不可能形成市场。房地产行业的成功,就是让政府、开发商、中介、建筑商、材料商、老百姓,以及整个上下游连结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关联产业,都能在这个链条上得益。有好处大家一起捞,有责任大家一起担,有了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市场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还是那句老话,资本是最聪明的。哪里有收益,它就往哪钻。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有洼地的地方,水就迟早会把它填平。
作者简介:冯善书,南方产业智库副主任,
艺术投资专栏作家
THEEND编辑|余一图|网络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