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常宏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21/4/1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

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思考

常宏

摘要:以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为调查对象,就其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民主,教育投资目的更多考虑子女未来自身的发展;家庭教育投资额受家长因素影响呈显著性差异;但家长对家庭教育投资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家庭教育投资取向偏热现象严重。基于此,加强家长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全面认识,引导家长理性进行家庭教育投资十分必要。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经济学认为,用于教育的支出是一种投资。[1]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按照“谁收益,谁支付,多收益,多支付”的经济原则,应当由获益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家庭和学生分别按一定比例承担。近年来,家庭教育投资己成为家庭消费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受教育者家长的价值观、教育观、以及对子女的期望。[2]调查和研究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的情况,不仅可以把握家长教育投资意识和行为变化,同时对调动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其教育投资效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内蒙古中小学生家庭为调查对象,就其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0.0对实际回收的份有效问卷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分析

家庭教育投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金方面和非资金方面。在资金方面,家庭教育投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教育投资,即用于学校要求缴纳的最基本的费用,如学杂费、教材费、住宿费等;另一种为扩展教育投资,指由受教育而引致的额外教育的支出,如家教补习费、夏令营费用、购买学习机等所产生的费用。本课题研究重点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在资金方面的投资,综合多方面调研结果,就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

(一)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民主,投资动机更多考虑子女未来发展

教育投资作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权力结构与分工形式。据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由父母共同决定教育投资的比例最高(71.6%),令人意外的是在家庭中,孩子拥有最终决策权的比例(17.7%)要高于由孩子母亲(7.3%)或父亲(3.4%)一方进行最终决策的比例。在各类情况中,有93%的家长表示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时,会重点考虑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意愿,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时更加民主,孩子的意愿得到更多的尊重。此外,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原因”进行排序时,我们共设置七个选项(见表1),计算公式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其中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我们设排在第一个位置的权值为7,第二个位置权值为6,第7个位置权值为1,得出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三个选项依次是多学点学科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会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将来找份体面的工作,其平均综合得分分别是6.69、5.87、4.92。有一部分家长将自己的期望寄托于子女身上,他们认为自己受教育有限,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受点教育,但对于多赚些钱、光宗耀祖、随大流这种说法,大多数家长并不赞同,这可能是由于现如今中小学生家长普遍年龄为30—40岁之间,与大多数都具有先进的文化观念有关,所以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时更多考虑每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同时在进行教育投资时更期许的是提高子女的社会地位或更高层次的发展,而非直接的金钱收益或盲目从众。

表1家庭教育投资动机

(二)家庭基本教育投资差别不大,扩展教育投资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

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各个家庭在基本教育投资部分差别不大,家庭教育投资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扩展教育方面。本研究调查了家长月收入、家长教育程度、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子女性别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对每种影响因素下其教育投资额进行均值比较,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差异的显著性。

1.家长月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的关系。选取父母双方月工资的中间值作为家长的月收入,根据家庭的月收入状况,将样本家庭分为7类,其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投资均值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投资与家长的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年均教育投资随着家长月收入增加而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种差异的显著性,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F(6,)=18.,对应p值为0..,说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在教育投资上存在显著差异。

2.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投资的关系。根据样本中家长的最高受教育程度,将家长受教育程度分为研究生、本科、大专、高中及以下四类。通过分析发现,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家庭教育投资也越多,这在不同的教育投资水平层面上也体现出来。特别是父亲或母亲是研究生的家庭,其人均年教育投资2万元以上的接近接受调查人数的一半。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F(3,)=8.,对应P=0..01,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四类家庭在教育投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3.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投资的关系。根据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可以将样本家庭分为五类,由表2可以看出,家长对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不同,家庭教育支出也会显著不同。除了对子女教育程度没有要求的家长外,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要求越高的家长,在教育投资上也越多。期望子女达到大学本科水平的家长要比期望子女达到中专或大专水平的家长在平均教育投资上多了.76元;期望子女达到大学本科与期望子女达到硕士的教育支出差异为.94元。在单因素方差检验中,F(4,)=6.,对应p=0..01,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四类家庭在教育投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表2家长期望子女的最低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投资情况

4.家长的职业类型与家庭教育投资多少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在调查家长职业与家庭教育投资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家长的职业类型与家庭教育投资多少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无论从事哪种职业类型的家长,都愿意尽可能地为子女在教育方面创造条件。在子女性别上,男女学生家庭教育投资各项上未见显著差异,可见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时并没有重男轻女现象。

(三)家庭教育投资倾向于知识学习,忽视对子女身心全面发展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6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