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视频
点击封面购买
《盛世典藏——改革开放年代上海收藏业集萃》一书的作者祝君波老师,通过视频讲座的形式,向读者生动的介绍了这本新书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讲座主要内容整理成文,和讲座视频一并推送,以飨读者。
讲座人、本书作者简介
祝君波年3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金华。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中文系。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结业。编审。历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朵云轩总经理兼朵云轩拍卖公司创始总经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正局长级)、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年5月退休后任上海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从事出版和艺术品贸易40余年。职业生涯中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艺术品专业拍卖公司朵云轩拍卖行,敲响了中国大陆拍卖第一槌。年促成了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筹建和召开(八年四届)。主要著作有《艺术品拍卖与投资实践教程》《祝君波谈收藏》《典藏文札》《艺术品投资指南》等。祝君波老师在讲座中讲座内容摘要
祝君波老师围绕《盛世典藏》一书,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收藏事业的发展如数家珍,为我们了解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野。祝君波老师首先介绍了上海这座城市在收藏史上的重要地位,分别有三“多”:收藏家多、古玩店多、货源多。就收藏家而言,祝君波老师在编写收藏家名录的时候,全国共收入位收藏家,而上海就有人,独占鳌头,无愧其“半壁江山”的地位。就古玩店而言,祝君波老师介绍了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艺术品专业拍卖公司——朵云轩拍卖行,以及其敲响“中国大陆拍卖第一槌”的历史意义。就货源而言,祝君波老师叙述了自宋室南渡以来文化重心南移的历史,历史造就了兴盛的江南文化圈,而其中器物字画的货源唯数上海最为丰富。因此,正是收藏家、古玩店、货源的这三多,促成了上海“文化重镇”的地位。年6月20日朵云轩首届拍卖会,敲响“中国大陆拍卖第一槌”祝君波在朵云轩首届拍卖会上致欢迎词接下来,祝君波老师从著名人物入手,将海派收藏家们的事例娓娓道来。他尤其介绍了刘益谦和王薇夫妇。刘氏夫妇的收藏森罗万象,瓷器、中西油画无奇不有,其数量和质量不仅在上海叹为观止,即便是放在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不仅如此,刘氏夫妇还不满足于收藏文物,更是别具慧眼,创立东岸、西岸两座“龙美术馆”,遥相呼应,不仅展现了刘益谦夫妇对其艺术鉴赏力的自信,更彰显了海派收藏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大气谦和”的风度。刘益谦和王薇夫妇龙美术馆浦西馆内景龙美术馆浦东馆内景然后,祝君波老师高度赞扬了上海的文化底蕴。上海各大美术馆的观众人数甚多,无论老少,都不乏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热忱观众,乐意为参观美术馆而支付不菲的门票。而这样广大的观众基础,无疑也成了上海各大美术馆得以滋生壮大的土壤。最后,祝君波老师总结了撰写全书过程中五点宝贵的心得体会。其一,祝君波老师重新诠释了“人去、楼不空”的时代新义。虽然收藏家寿数有限,总会有告别世界之日,但是他们保护下来的文物却能传之后人,作为文化的瑰宝永久长存。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收藏家们为了保护散落在各地国家文物,不惜花大力气购得,而后却又如数上交给国家,其背后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值得被我们永久铭记。其二,对于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祝君波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真知灼见。他指出,现在过度提倡“打造”文化城市,误认为“文化城市”只要通过当代人的“打造”就能建立起来,然而却忽视了比“打造”更重要的一个词——“传承”。上海本身就已经有了大量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既要积极推动新兴文化,也不能忘了要顺其自然,注重传承,注重对已经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的保护,而非仅仅一味求新,这也是本书重提“收藏”的意义所在。其三,祝君波老师指出收藏形式转变的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从民国“私人收藏”为主,到新中国建立时“国家收藏”为主,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私藏”、“国藏”两轨并行,这样收藏形式转变的历程其实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国家收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发挥“私人收藏”的积极性。此外,国藏和私藏并行、适当的“藏宝于民”也可以使得文物不过度集中,大有裨益——祝老师举了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的例子,指出文物展品全部集中在官方的博物馆里并非一定是好事,也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容易被集中毁坏的风险。作者同时强调,“私藏”其实是能对“国藏”产生帮助的,在历史上国家战乱之时,重要的藏品往往是由私人保护,替战乱中的国家完成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而最终私人收藏家在和平年代再度把文物捐献给国家。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私人收藏”这一蓄水池,使“公藏私藏”相辅相成,长远并行。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其四,民间收藏正在转向“社会化”的高级阶段。私藏的文物正在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的多元形式向社会公开。一方面“独乐乐”变成“众乐乐”,可以“美美与共”;另一方面,收藏变成更高级的展览、教育、传播,乃至变成了一座座生动有趣的课堂、学校,润物细无声地宣扬了爱国精神、审美教育、历史传承,这无疑是民间收藏取得的可喜成就。其五,祝君波老师提出了上海城市“大收藏”理念。祝君波老师指出,拥有大量名胜古迹的上海城市,本身就可以视作一个大博物馆,囊括了近代化、红色革命、文化名人、中西文化交融等等丰富的历史痕迹。我们不妨以上海城市“大收藏”理念,来对待、保护这座城市,让这座文化之城历久弥新。在讲座的最后,祝君波老师细致地解答了读者们提出的问题。了解更多关于朵云轩、刘益谦夫妇、龙美术馆等等上海收藏业故事,尽在祝君波等著《盛世典藏——改革开放年代上海收藏业集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s/1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