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要求。习近平主席曾经特别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中国过去传统社会中,乡贤文化在维持乡土社会正能量方面的有效运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乡贤文化仍然可以在新的形势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今天本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结合灰汤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灰汤商会这个交流平台来挖掘乡贤资源,为乡贤和政府之间搭建桥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贤的积极性,为灰汤地方的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一、 灰汤镇概况
灰汤,是三国蜀国丞相蒋琬故里,镇域面积平方公里,管辖社区2个,行政村18个,镇域人口11万,户籍人口近10万,目前为全国重点镇、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中国绿色名镇、年全国首批十七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我镇地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西部,长韶娄高速穿镇而过,沪昆高速、益娄衡高速、二广高速、岳临高速、宁韶高速交错其旁;沪昆高铁韶山南站、娄底南站、武广长沙南站、黄花机场均相距不远。东距省城长沙56公里,约半小时车程;西接钢城娄底,距离36公里,约20分钟车程;北距宁乡市区34公里,约35分钟车程;南邻一代伟人毛泽东故里韶山,距离24公里,约2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灰汤山川秀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境内乌江贯穿南北,有全国三大高温温泉之一,温度达摄氏度的灰汤温泉,宁乡旧十景的“汤泉沸玉”就源自这里;巍峨东鹜山层峦叠翠,长寿村闻名远近;桃花谷、紫龙湖、鹰嘴石、高山寺、大宋古井、龙仙寺、刘家大院、洞庭水库等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灰汤旅游设施齐全,境内有中部华天城(有高尔夫球场)、紫龙湾度假区、省总工会疗养院灰汤君澜酒店、湖南省电力温泉疗养院、金太阳五星休闲农庄等,接待能力之强,接待规格之高在湖南乡镇旅游中首屈一指。
二, 灰汤目前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及原因
(1)景区旅游项目单一,不利于景区发展
灰汤属于典型的城市半小时生活圈,目前来灰汤的游客主要是泡温泉为主,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很难产生多次消费,很难留得住游人,并且从长远发展来看,也不利于灰汤旅游品牌的深层次拓展。
九三学社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专家组莅临灰汤现场召开义务咨询会
(2)富民项目太少,缺乏引资渠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要求。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伊始,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沿海经济更是翻天覆地。九十年代在内地有句口头禅:“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外出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的务工人员浩浩荡荡,大量的农村精英外流,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天地荒芜的情况,我镇相比稍微较好,但也存在相同的类似情况,因此很难留得住人才。尤其是部分偏僻的山村,消息闭塞,致富门道匮乏,加上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见识少,没有更好的致富门道,许多村民在农忙之余,除了在麻将桌上打发时间,还就把“买码”当成了发财致富的门道,一夜暴富的神话,这样很容易产生许多社会矛盾和家庭问题,浪费大量社会资源。
究其根源,就是当地富民项目太少造成。如果在家门口附近就有班上,有事可干,这些现象就会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对于政府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就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不解决经济问题,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扩大引资渠道,引进大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扩大乡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促进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第一个问题以后将另文别叙,我们今天重点研究的课题是第二小节中的:富民项目太少,缺乏引资渠道。即怎样通过商会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争取更多上级扶持,扩大引资力度和渠道,增加富民项目,成为推动灰汤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引擎。
三、对策:利用乡贤资源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除了传统的引资渠道外,另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予以重视,那就是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老乡”关系的资源来促进上级政策的帮扶和增加引资的渠道。我们都知道,“老乡”的帮扶有时候对家乡的经济发展重要性尤其重要,例子比比皆是,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每年年底各地各类地方商会的春节联欢会,家乡当地主要领导一般都会出席并声情并茂进行讲话,以达到吸引“老乡”回乡投资兴业的目的。这里的“老乡”,其实就是指“乡贤”。
1、 什么是乡贤?
何谓之“乡贤”?传统的乡贤指的是那些具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为地方做出重要贡献的社会贤达,在当地他们是有知识、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人,谓之为“乡绅”;也有年少在外拼搏,老大荣归故里的官员或商人,也会完成由“官”向“乡绅”的转变,为传统乡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今天的乡贤主要指那些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的人,他们愿意以自己的社会资源、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等回报家乡或为家乡牵线搭桥,反哺桑梓,泽被故里。
2、怎么吸引乡贤?
必须积极深入挖掘灰汤的历史乡贤文化,树立典型,大力营造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文化氛围。
一、积极挖掘灰汤的名人文化,增强乡贤归属感
灰汤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人文资源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蒋琬;明代西安知府刘端;清代湘军杰出人物荣禄大夫、陕西巡抚刘典;太子少保、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清代宁波提督、衢州总兵喻俊明;清代提督衔、总兵、江宁副将喻吉三;清代岳麓书院山长廖俨;清代翰林院侍读王坦修;民国北伐名将、湘军总司令、陆军上将叶开鑫,曾在长沙积极营救下刘少奇;红军长征医学博士、开国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潘世征;宁乡四髯之一,中共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凌波;年随程潜、陈明仁将军湖南和平起义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少将参谋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副秘书长、湖南黄埔同学会会长黄克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夫人李昭;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母亲秦厚修;原湖南省常务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周政;原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原贵州武警消防总队长罗灿;原岳麓区委书记、长沙市人大副主任赵建强等等数不数胜。
除此外,自改革开放以后,灰汤籍在外拼搏经商的成功人士更是不在少数,遍布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更是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心里始终都会有浓浓的乡情和乡恋,有浓厚的故土情结。故乡是一种文化血脉,而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性的精神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漂泊在外游子的情感寄托。营造乡贤文化,就是提高这些人的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故土的温暖,从而让他们记住乡愁,愿意为家乡做出贡献。
二、挖掘灰汤历史著名乡贤文化,树立乡贤典型
昔日秦国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商鞅变法的法令颁布,没有任何人相信。于是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告知: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从此,秦国的法令在全国上下畅通无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因此,树立典型非常重要。
而灰汤的乡贤文化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首先第一步就必须树立历史乡贤典型。这个典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点:
(1)、必须是灰汤人;
(2)、必须是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
(3)、必须反哺过桑梓,为灰汤做过贡献的人。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首推清代晚期的灰汤人,曾官至陕西巡抚的刘典。
刘典(—),灰汤人,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曾以副帅身份随左宗棠击败中亚浩汉汗国阿古柏的入侵,粉碎沙俄分裂中国的企图,官至陕西巡抚。他对家乡有三大贡献:
1、 云山书院:清同治三年()回乡探亲,刘典捐银修建云山书院,后培养了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等本土名人。
2、 沩宁试馆:为方便宁乡学子到长沙参加乡试和学习,清同治四年(),刘典捐银建立了沩宁试馆。
3、 慕亲桥(石谷潭桥):清同治六年(),刘典回乡省亲时,为解决灰汤乡人出行,特意将自己历年的廉俸白银一万一千两全部捐出,修桥造福家乡灰汤。
这个典型怎么打造呢?首先恢复刘典墓,树立乡贤学习榜样。
刘典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墓茔地处灰汤东鹜山,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八十年代盗墓猖獗,墓葬遭到了严重破坏,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作为灰汤著名乡贤,心中始终不忘家乡,造福桑梓,死后归葬家乡,为灰汤乡土做出过重大贡献,身后的如此遭遇,实在令人痛心,如果其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因此,修复刘典墓茔,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步,因为修复的不仅仅是一座墓茔,而是对灰汤历史乡贤的尊重,得到的是人心;其次,应该正面大力宣扬其对家乡的贡献,为今天广大的灰汤乡贤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利于凝聚人心。并且,刘典的后裔目前散布国内一些大城市和海内外,许多人还有一定成就和人脉,家乡的做法,一定可以吸引和感动他们,对灰汤的发展也会有好处。
和灰汤派出所刘所、刘勇(刘典六世孙)和灰汤商会周会长在东鹜山刘典墓现场考察
案例:“稀土之父”徐光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浙江上虞汤浦人,但因久居外地,连自家的祖坟也找不到了。当地商会负责人陈秋强偶然获悉此讯,便一次次赴汤浦寻找,终于在下徐村找到了徐家祖坟,遂联系一家企业捐资对徐家祖坟进行修缮。徐光宪闻此深为感动,邀在美国的女儿和外孙女专程回乡祭祖。徐光宪真诚地对陈秋强说:“我们将永远铭记家乡的恩德。如果我和孩子们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务请告知。”
因此这个工作可以由灰汤商会牵头,政府引导,广大商会会员积极参与的形式完成。
三、建设灰汤历史名人(乡贤)广场
为弘扬和宣传乡贤精神,延续灰汤人文之脉,应大力研究挖掘、抢救整理我镇历史上的名人生平事迹,今天的著名人士成功事迹或为家乡作的贡献,经提炼之后展示出来,这样有三大好处:
(1)让灰汤人了解灰汤历史人文,为作为灰汤人感到无比骄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我们都知道,文化可以吸引人,文化可以改变人,可以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也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名人广场就是要深度挖掘、展现灰汤的历史、人文、名人的事迹等,从而增强灰汤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让大量在外仕宦或经商的乡贤们感觉到家乡的温暖,家乡并没有忘记他们,从而吸引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g/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