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价格 >> 正文 >> 正文

投资艺术匡时夏拍郑因百旧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20/11/8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郑因百先生编写过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做《你我少年时》。

在一九七六年的台湾师大音乐会上,八位鬓发斑驳的老人一起上台唱起了这首歌。南渡台湾以前,他们都是大陆北平育英中学的同窗挚友,当唱到“但是我看你仍美貌,亲爱的,像在你我少年时”的时候,下不知现场有多少观众为之落泪,这其中也包括当时已经七十岁的郑因百先生。

夏拍·郑因百旧藏专题

郑因百先生被张大千称为“文胆”,是我国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著有《景午丛编》,重新编纂《北曲新谱》、《北曲套式汇录详解》等,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先后执教于汇文中学、北京燕京大学、台湾大学等多所学府,桃李天下。

郑因百先生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晚晴末期的知府,他的友人中溥儒、启功、吴晓铃等人许多都是其人的后裔,他的《永嘉室杂文》中说自己在精神上多少有一些“遗老”的意思。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张大千、张善孖《河岳星辰》

尺寸:47×58cm

备注:张大千题本幅。

张大千题签与题本幅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张大千行书七言联

尺寸:×31.5cm×2

郑因百先生与启功的交谊源自汇文中学,当时郑因百先生还是高三的学生,后来执教中学成为启功先生老师。在《名家翰墨.启功.台静农》一书的开篇便由郑因百先生撰文,其中写道:“元白少我六龄,昔日在汇时,课余唔对,谈笑论文,予未尝以生徒视之,六十年交谊,今日更无论矣。”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宁砥中青山读书图

尺寸:79.5×39cm

备注:启功题本幅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董作宾甲骨文

尺寸:×18.5cm

先生好酒,好酒者多恣肆,没有恣肆确实也做不出好诗、好曲。他与凌景埏先生是好友,燕大的同事,志同道合,这个“志”和“道”不光是二人同擅的诗词曲,还有酒。凌景埏先生的擅饮,在吴中是有名的。

太平洋战争后,日寇占领燕大,凌先生离开北平回苏州,因百先生却留了下来。凌先生为此专作答:写书一封,请因百先生南下。因百先生未从,他在第二年接受了伪北大的聘书,或者说实际上是接受了他最敬服的老师周作人的邀请,到伪北大任教了。

台湾时期的郑因百与台静农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为北大代校长,开去所有伪北大教员,郑先生在北平安身不得,才南下到了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当时可谓他最不如意时,但却了却一桩心事,可以去苏州,同凌景埏先生豪饮了。

郑先生年的赴台源于那里他的另一位好友和酒友台静农,台静农好酒是学人皆知的,这一点台静农先生的许多门生,如林文月等,都写过文章,台先生他自己写过一篇文章《我与老舍与酒》,甚为有名。想来因百先生与静农先生的在台生活,一部分是在酒中怀乡的。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台静农行书七言联

尺寸:×23cm×2

出版:《台静农书艺集》,华正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四年,P38

匡时夏拍郑因百先生旧藏

朱孝臧行书七言联

尺寸:85×20.5cm×2

“杭大宗破铜烂铁,马遥父残山剩水。”这幅朱孝臧的对联颇能代表郑因百先生的晚年心性,在那个年代之中,许多的渡海文人过的都不甚如意,大家去国还乡,龟缩海隅,欣赏这“残山剩水”的对联大诋总是触物伤怀,引得乡愁不断。

如他见台北之柳树,便怀故都之柳,记“民国十年辛酉,初过北平十刹海,遥望银锭桥雨中烟柳,青翠迷离,此景至今不忘。台湾城市中偶见柳树,干低丝短,疏而不密,无浥露堆烟之致,实不成其为柳”。

“忆”、“坏”、“思”之类的字,在其诗文中常见。他是思乡的,尤怀故都北京,“登楼极望天西北,余红尽处是吾乡”,“成府故居应好在,满村黄叶夕阳多”,“眼前风物动覆坏,却想故园安在哉!”可惜他虽高寿,也没能回到大陆,没能回到他日日思念的北平。

联系我们

《投资艺术》栏目自年开播以来,已成为深受业界认可的艺术品市场报道分析栏目。节目报道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邀请业界专家解析艺术品投资趋势;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经验;畅谈艺术家人生经历。我们将秉承专业、认真、客观的精神为您打开艺术品投资大门。

《投资艺术》出品人王军

业务联系:

(陈伟国)

(任瑾)

(潘刚)

业务邮箱:artjuk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jg/5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