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全称「团队建设」,是公司或其他团体为了增进员工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而举办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特征是需要团体协作,另外就是会占用你的休息时间。
大家配合共同完成某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会一般会涉及事前安排和分工,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事后复盘和思考改进方法。最后你会对领导和同事有新认识,为你今后准备跳槽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
在炎炎夏日里,最好的团建当属在空调房里玩「吃鸡」。「吃鸡」是一类手游的统称,它是射击游戏,玩家组队作战,能生存到最后就是胜者。一个队4个人,要想生存到最后,靠个人能力强是不够的,团队配合是关键。
上周五中午,我和几个同事在屋里开黑吃鸡,对作战计划进行了分工协作、安排了战术配合,事先做了周密部署。
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从飞机上跳下后
而其他队友都在各玩各的场面一言难尽。
我要声明,我不是要跳槽,我要感谢这次团建,让我获得了强烈的创作灵感(瞧我这满满的求生欲)。
当我落地成盒之后,突然顿悟,这不就是基金公司和基民的组合吗?看起来彼此有很强的关系,然而却是各玩各的,堪称当代最费钱的行为艺术。
14年前,年的春天,沪深指数正式发布,这个可以代表两市大市值公司的主流指数,到目前已经上涨了将近%,指数如此,那基金能赚钱吗?
答案是肯定的,成绩还相当不错。
年以来,中证股票基金指数上涨了%多,年复利收益率达到15%以上,超过了沪深指数。整体股票基金表现如此,那基民能赚钱吗?
答案是偏否定的(要不是为了谨防杠精,我会大声喊出:不!!!),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股票基金投资者亏钱,比例甚至达到七成以上,基金投资者的体验从没好过。
像不像是各玩各的行为艺术?
之前推出FOF基金的时候,很多人说能解决这个现状,我就觉得很可笑。
先来听一听FOF的逻辑:基金是股票的集合,不会选股,所以买基金,让基金公司帮忙选股;FOF是基金的集合,不会选基金,让基金公司帮忙选基金,大家就可以盈利啦!
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好像哪儿不对。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股票基金指数——这就是股票基金整体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基民别说15%的年复利收益了,大部分人连0%都达不到,是负的。
那是因为不会选基吗?
股民亏钱也是因为不会选股,以及基民亏钱是因为不会选基,这其实是证券市场里最大的误解。FOF的那套逻辑站不住脚。
大家不是因为不会选才亏钱的,「不会选基金」、「不会选股」这个理由,还排不上号。
投资赚钱,看起来就是:「选定目标,买,然后卖」。好多人认为问题在“选”这里,“我如果能选到好基金,我就一样也能盈利”。
就像搞对象,分手了,我嫌人家不够漂亮,其实是自己有问题,给我林志玲也解决不了,我还是会觉得有其他人更漂亮。这就像一些股民买贵州茅台也能亏钱一样,茅台这公司还不够漂亮吗?
基金赚钱的同时基民亏钱,是基民和基金各玩各的,看似他们之间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但其实基民还是自己在管(我就觉得特别亏,你交了管理费,还自己管图什么)。又由于赎回的成本低,基金的流动性高,这就给了基民极大的操作空间。
最近几年流行一开始封闭运作几年的开放式基金,就是认购之后,几年以内不能赎回,但是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几年之后才开放赎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民的操作空间,但想操作的基民还是会去场内买来买去的,这难不倒他们。
如果北京市每一幢楼房的房价也有类似股票一样的实时交易,可以快速买入卖出,价格波动快速的反应在显示屏上,那过去这些年通过买房赚钱的人一定会少很多,我敢肯定会有很多人根据价格走势图和政策消息面做高抛低吸的工作。
最后那些长期持有的人收获最大。
你别以为房价是直线上涨的,其实中间波动也挺大。现实是,买房卖房非常麻烦,短则3个月,长则一年半载都正常。流动性如此之低,缺少操作空间,索性就不折腾了。
还有收益如渣一样的理财型保险,很多人都能坚持“定投”好几年,原因是「损失厌恶」,在头几年,如果提前结束保险合同,取回的只能是保险现金价值,说白了,你会亏很多,一想到会亏很多,算了,就继续坚持吧。
公募基金投资不允许这样,基金定投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结束,没有违约一说。基金赎回到账速度越来越快,“快”成了一种服务力,竞争力。
价格有波动,流动性越快,越是容易各玩各的。
你看股票,股票就是上市公司和股民,各玩各的。
我看破也说破:对价格波动的收益追求是人的贪婪本性,专业的基金公司都很难免俗。这种“炒”的现象值得你注意,它的本质是忽略资产本身。
这个现象是随着资产证券化交易,以及交易便利性的提升而日趋严重。到了今天,对价格走势孜孜不倦的追求已是主流,而研究原始的股份意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已经是少数派了。
能炒的总是不缺人来炒。之前古董字画可以证券化,高端白酒可以证券化,什么都没有的空气币也不知道是证券了什么化,最近鞋也证券化了,居然出现了交易所和指数,非常沙雕。
有人喜欢鞋,别管多高的价格,有钱就买来穿了那就是个人喜好,自己不穿的卖了还能钱包回血,那鞋不过脚也能过手,但现在居然已经发展到“云炒鞋”——手都不过了,平台帮你储存,大家炒的是鞋的所有权。我想以后鞋都不用出品了,直接给个代码就行了。
AJ-,鞋什么样别管,炒吧。
这叫“鞋圈全面币圈化”,已经严重超出了我的想象。鞋到底穿起来什么感觉不重要了,很多人仅仅是知道某一个东西价格持续上涨就蠢蠢欲动。能涨,就能编出各种涨的理由。
凡是用“炒”的,铁打的规律就是大部分人亏钱。这个世界已经用无数惨烈的历史证明,非生产性资产的过度爆炒其后果是一地鸡毛,看看郁金香和君子兰的泡沫吧。
我们处于各玩各的时代,只有清醒的人才能活下来。
今天就聊这么多,看懂掌声。这里是NOWIFI,我是马咧咧,回见~----------平面创意部/假瓶儿视觉传达部/兔子编辑部/梁烨主创部/马硕指摘部/陈楠哈利波佳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