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作为海上画派开路先锋,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更被黄宾虹赞许为“海派第一人”。长达2.5米的“西湖小隐”乃蒲华题赠墨君、峭然二位女史之作,画面格调苍古秀雅,沉着腴润,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乃蒲华山水作品之绝响。长达三米的十八家题跋亦见证了彼一时期西泠政坛、文坛、书坛各界名人交相辉映,传颂酬唱的一段佳话。
蒲华第一手卷亮相嘉德春拍
←按住下图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蒲华西湖小隐图
手卷纸本
引首:32×81cm
画心:34×.5cm
跋文:34.5×cm
年作
说明:
1.叶翰仙上款。叶翰仙,字墨君,杭州人,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叶为铭之姑,能诗词,工缋事,画花卉清丽超群。
2.汤寿潜题引首。汤寿潜(-),原名震,字蜇仙,一作蛰先,别号翼仙,官安徽寿阳知县。入张之洞幕,两淮盐运使,总理沪杭铁路,参与害秋瑾事件,授为云南按察使,江西提学史,浙江咨议局长等职。
3.潘天寿、张宗祥、朱孔阳、陈左夫、徐映璞、吴士鉴、王禔、吴朴堂、朱积诚、汤寿潜、叶尔恺、叶瀚等十八家题跋。
4.章劲宇、吴朴堂、朱积诚收藏。
蒲华作为海派开路先锋,与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一同大开山门宗风。黄宾虹对其尤为心折,赞许他为“海派第一人”。蒲华生性不羁,好“看山游五岳”,悠哉游哉,如野鹤般四处浪迹,为人简易坦率,同他人相处和睦友好。蒲华曾于年遨游日本,书画倍受彼邦人士所重。常有日本人追踪,以重金求画,蒲华得资便呼朋斗酒,或为卖入青楼的怨女赎身,以酬天涯知己。年卜居海上后,与吴昌硕、任伯年、高邕之、哈少甫等交往甚密。晚年发起组织“豫园书画会”,切磋艺事,卖画赈灾。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蒲华醉归寓所,寝睡不起,有人去看他时,才知假牙落入喉管,气塞而逝。
蒲华小像
蒲华与吴昌硕最为友善,相交五十年,情在师友之间,遂成艺坛美谈。其在海上聚首,挥毫谈艺,葛衣汗雨,晨夕过从。吴昌硕称其“风趣可挹”,是一位具有深厚国学基础的文人画家。吴昌硕曾对其孙说:“蒲作英墨迹千万要看重,我们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作英的书画。”二人书画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个性鲜明,浑厚古朴,气势磅礴,笔调多有金石之气,以书之法作画,在笔墨、气势、神韵、章法、设色上的独具面目,使他们成为海派家族中的扛鼎力量。
“西湖小隐”乃蒲华题赠墨君、峭然二位女史之作,长达2.5米的连绵长卷,见闻感想、个中真意均在笔底,可谓是蒲华山水作品之绝响。峭然乃蒲华之妹,墨君则为叶为铭之姑。年,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发起创建创立西泠印社。叶为铭(-),字品三,号叶舟。作为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为社中大小事件操持良多。卷后吴朴的题跋中称其为西泠印社叶叶舟社长。从题跋内容中看,可见墨君、峭然姐妹情深且都乐事丹青吟对,有“荣发堂前姊妹花,联吟湖上乐无涯”之题。
西泠创社四君子之一叶为铭
(上款人墨君为叶为铭之姑)
观之画面格调苍古秀雅,沉着腴润,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积淀。近取赵之谦、吴让之,上追青藤、八大。落笔如疾风振林,墨渖淋淳。体现传统文人画的深刻内涵之外,又以无所不可的性格,具足的魏晋风流、自在浪漫。陋屋与空山,是蒲华山水画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画面中凭几对坐,荡舟湖中的点景人物,则更添其追求的逸趣横生。
西湖小隐图(局部)
除蒲氏长卷外,应墨君女史之请,长达三米的十八家题跋亦有重要价值可供深度挖掘,见证彼一时期西泠政坛、文坛、书坛各界名人交相辉映,传颂酬唱的一段佳话。观之既有咨议局长汤寿潜、爱国绅商徐宗溥这样的社会名流;亦有浙大教授叶瀚、江西学政吴士鉴、文坛“三老”徐映璞等著作等身的学界名宿;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禔、社长张宗祥、副社长潘天寿,以及重要骨干陈左夫等的墨迹均在其中有所陈列。
潘天寿题跋
张宗祥题跋
联系我们《投资艺术》栏目自年开播以来,已成为深受业界认可的艺术品市场报道分析栏目。节目报道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邀请业界专家解析艺术品投资趋势;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经验;畅谈艺术家人生经历。我们将秉承专业、认真、客观的精神为您打开艺术品投资大门。
《投资艺术》出品人王军
业务联系:
(陈伟国)
(任瑾)
(潘刚)
业务邮箱:artjuku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