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不是敢赌者的游戏,作为风险投资家,最起码要集四优于一身:眼光独到、经历丰富、判断准确与善于学习,唯有此,才可能将风险投资进行到底。杨瑞荣先生正是这样的风险投资家。他在风险投资领域干了13年,并于年和几位合伙人一起创立专注于健康医疗和金融技术的早期与增长期风险投资基金——远毅资本。远毅资本旗下有一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成立一年多以来,募集基金额近10亿人民币,已投资项目20个。杨瑞荣先生把远毅资本的投资定位于健康医疗及金融技术两个行业基础设施细分领域的早期项目,那么,他为什么会将远毅资本的投资定位于此?他怎么看这两个细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机会?他是如何甄别好项目又是如何选择创业者的?带着这些问题,《国际融资》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资深风险投资家
“中国健康医疗与金融技术两大行业存在的底层薄弱甚至空白会因政策与技术的双驱动产生市场机会”
技术的基础设施不存在,中国就很难出现“乔布斯”
杨瑞荣先生创立远毅资本之前,是北极光创投(简称:北极光)的合伙人和兰馨亚洲投资(简称:兰馨)的投资总监,在风险投资行业13年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到北极光工作之后,他的投资注意力已集中转向健康医疗和金融技术两大行业,并发现了这两大领域的技术空白带——基础设施。为此,他于年创立了远毅资本,专注于投资高门槛的健康医疗和金融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为远毅资本设计的投资定位得到了北极光基金的基石投资支持,目前已管理了两支基金。
中国消费市场升级、政策性市场开放与行业监管的日益趋紧、大浪淘沙后凸显的技术门槛,坚定了他投资健康医疗和金融技术基础设施的判断,他预言:“在未来5~10年,这两个行业相对于其他很多行业会有长足的发展机会和很高的增长率,作为VC,能在其中投资到好公司的机会比其他行业更大。”为了抢占市场的先机,远毅资本制定了边募集、边投资的打法,两支基金的募集目标是一亿美金和六亿人民币,每个项目投资约两千万人民币。截至年7月,已完成两支基金共计近10亿人民币的募集,投资的项目已达20家,其中六家公司都拿到了下一轮融资,估值为上一轮的二至五倍,这在年资本遇冷的形势下实属不易。
当《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问及远毅资本的投资策略时,杨瑞荣先生回答说:“年我在北极光时,就在健康医疗产业的投资中确定了发展基层诊疗的计划。年创立远毅资本后,我们筛查了三、四十家与基层医疗相关的健康医疗企业,最终投资了其中的三、四家。至于金融领域,第一波金融放开催生了很多持牌金融机构和持牌金融体系之外的众多创新金融公司对金融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基于这个市场需求,我们的投资专注于为现有的金融机构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包括为保险业、银行业、财富管理业、征信业提供平台,未来还会考虑为资产证券化的公司提供平台。”
杨瑞荣先生和其合伙人早年在商务部工作的背景,使远毅资本对中国政策的引领方向有比较准确的前瞻判断。远毅资本对移动医疗中基层建设的重视正是基于他对政策方向、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他说:“怎样用移动的手段为基层的医疗人员提供服务,包括帮助赤脚医生和建立社区医疗,这是我们投资的大方向。移动医疗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入口问题,从医疗服务的角度来讲,社区这种单位才是真正的最后一公里移动医疗的入口。国家政策也在强调首诊在基层,如果实现看病不出社区,医院挤破头排队了,所以我们希望把基层医疗做起来。”为此,他举了一个远毅资本在云南投资的案例:云南新康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康医疗)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运营商,在云南成功地运营了超过家类似于毛细血管一样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通过上门收集居民信息、建立健康医疗档案,使每个服务中心覆盖大约三至四万人,实现了辖区内的这些人口到医疗服务中心首诊。他断言:“只要把运营的流程、服务做好,新康医疗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年4月,刚刚创立的远毅资本对该公司进行了超过两千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公司又拿到了B轮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估值达八亿元人民币。
杨瑞荣先生对行业细分市场机会的精准判断,还源自于他在美国工作、学习的背景经历,以及基于对中美在这两个细分市场的技术经过比较之后的深入思考。他认为,中国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毕竟不到20年的时间,在健康医疗前沿性的技术比美国差很多,信用体系更比美国落后20~30年。在美国,之所以有很多技术发展速度超快,是因为他的基础设施技术健全。因此,对中国而言,不能照搬美国的一些东西,做好基础设施技术才是关键。“作为早期风险投资基金,我们也想找到中国的‘乔布斯’,但如果基础设施不存在,‘乔布斯’就不可能在中国出现。但是,有差距才会有机会,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做更多创新。我们远毅资本致力于投资的就是底层缺失的薄弱环节。”
但在他看来,中国也有两个领域具备美国不及的优势。比如,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比美国领先更多,P2P领域虽然比美国发展得晚,但整体规模比美国大,中国现有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美国才有亿美元。“这恰恰是因为原来的基础设施不好给P2P创造了更好的机会,而美国的P2P公司只能在较完善的金融机构中夹缝求生。中国P2P行业反补了原来中小微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空白,空间反而比美国大了。”他说。
关于中国的另一个优势,他认为体现在任何一个技术的应用,包括金融技术或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市场均比美国广。在美国,找一万个病例可能要用十年时间,但在中国,由于病例数量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容易找到。美国虽然有平台优势,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再结合中国的市场优势会在更好的方向上获得更快地发展。他举例说:“在基因测序设备领域,全世界约80%医疗机构都在用美国Illumina的设备,它几乎垄断了市场,中国如果有人想制造个仪器去挑战它的地位,至少在五至十年内不可能实现。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我不会去尝试挑战Illumina的地位,但会把这个基因测序的仪器当成一个平台来拓展具体的应用市场”。而巨大的应用市场恰恰是中国的优势,也是中国企业、投资人的机会。
两个六年成就了一位对早期项目有独到见地的风险投资家
4年,当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涌进中国市场的时候,杨瑞荣先生从美国回到中国,加入风险投资行业,成为中国市场最早进入风险投资行业的专业人才之一。他首先入职兰馨投资总监,主要负责消费领域早期项目投资;六年后,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北极光,负责医疗与金融两大领域的早期项目投资,一干又是近六年;年他创立远毅资本,专注于健康医疗与金融技术领域基础设施早期项目投资。在13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主导投资了很多可圈可点的好项目。
比如,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元祖股份,就是他10年前在兰馨时投资的项目,该项目是南方最大的连锁烘焙食品零售企业,当年兰馨投资额万美元,其上市后兰馨投资部分所占市值已超过1.2亿美元;他在兰馨任职期间主导投资的正保远程教育,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兰馨先后投资万美元,8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来退出时为投资人带来了近一亿美元的现金回报;他主导投资的中国第一家汽车互动媒体——皓辰传媒旗下的IT和che,后来和汽车之家合并,接着打包被澳电控股,最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为投资人带来了两亿美元以上的回报。
年,他加盟北极光后,先后主导投资了23个项目,投资额共计1.5亿美金,已有一个项目在创业板上市,两个项目在新三板挂牌,整体账面回报约五倍,年化收益约70%。其中由他主导投资的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已于年12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开发商,投资回报高达40倍。他主导投资的金融技术基础设施项目——点融,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P2P信息服务平台,目前预期回报在10至20倍。就在今年8月2日,点融正式宣布获得全球知名主权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的2.2亿美元D轮融资;截至目前,点融已成功服务了超过万名投资用户,每月撮合成交量超过30亿人民币。他主导投资的鼎程(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供应链金融网服务平台。他主导投资的华大基因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公司即无创产前检测的服务商,并于今年7月14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
杨瑞荣先生20余年养成的独立思考习惯以及在兰馨与北极光期间12年的投资经历,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健康医疗与金融技术两大行业存在的底层薄弱甚至空白会因政策与技术的双驱动产生市场机会,出于对细分市场项目精准分析后得出的判断,他创立了远毅资本。与许多风险投资基金多行业泛投资之不同,远毅资本只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白癜风医院昆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