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决策中所说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长期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它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一、投资现金流量的构成
在投资决策中,资金无论是投向公司内部形成各种资产,还是投向公司外部形成联营投资,都需要用特定指标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些指标的计算都是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因此,现金流量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的一个基础性数据。
⑴按照现金流动的方向,可以将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
①现金流入量:是指该方案引起的企业现金收入的增加额;
②现金流出量:是指该方案引起的企业现金收入的减少额;
③净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净现金流量为正值;反之,净现金流量为负值。
⑵按照现金流量的发生时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又可以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因为使用这种分类方法计算现金流量比较方便,所以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三种现金流量包括的主要内容。)
①初始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Ⅰ投资前费用
(投资前费用是指在正式投资之前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花费的费用。主要包括勘察设计费、技术资料费和其他费用。投资前费用的总额要在综合考虑以上费用的基础上,合理加以预测。)
Ⅱ设备购置费用
(设置购置费用是指为购买投资项目所需各项设备而花费的费用。企业财务人员要根据所需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性能、价格、运输费用等预测设备购置费的多少。)
Ⅲ设备安装费用
(设备安装费用是指为安装各种设备所需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根据安装设备的多少、安装的难度、安装的工作量、当地安装的收费标准等因素进行预测。)
Ⅳ建筑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是指进行土建工程所花费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要根据建筑类型、建筑面积的大小、建筑质量的要求、当地的建筑造价标准进行预测。)
Ⅴ营运资本的垫支
(投资项目建成后,必须垫支一定的营运资本才能投入运营。这部分垫支的营运资本一般要到项目寿命终结时才能收回。所以,这种投资应看作长期投资,而不属于短期投资。)
Ⅵ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后的净收益
(变价收入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变卖原有固定资产所得的现金收入。)
Ⅶ不可预见费
(不可预见费是指在投资项目正式建设之前不能完全估计到的,但又很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费用,如设备价格的上涨、出现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也要合理预测,以便为现金流量预测留有余地。)
②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这里,
Ⅰ现金流入
(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
Ⅱ现金流出
(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缴纳的税金。)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那么,
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年营业收入-年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
③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Ⅰ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指扣除了所需缴纳的税金等支出后的净收入);
Ⅱ原有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Ⅲ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二、现金流量的计算
1、初始现金流量的预测
预测初始现金流量最关键的问题是预测投资额,预测投资额的方法很多,现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⑴逐项测算法
(逐项测算法就是对构成投资额基本内容的各个项目先逐项测算其数额,然后进行汇总来预测投资额的一种方法。)
某企业准备建一条新的生产线,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预计各项支出如下:投资前费用元,设备购置费用元,设备安装费用0元,建筑工程费用元,投产时需垫支营运资本元,不可预见费按上述总支出的5%计算,则该生产线的投资总额为:
(++0++)×(1+5%)
=(元)
⑵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是根据同类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和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来估算投资额的一种方法。生产能力是指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达到的产量,如生产电视机台、生产服装套等。一般来说,生产能力越大,所需投资额越多,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可以用下列公式预测投资额:
拟建项目投资总额=同类项目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利用上式进行测算时,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①同类项目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可从有关统计资料中获得,如果国内没有可供参考的有关资料,可以国外投资的有关资料为参考标准,但要进行适当调整;
②如果通货膨胀比较明显,要合理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③作为对比的同类工程项目的生产能力与拟建的投资项目的生产能力应比较接近,否则会有较大误差;
④要考虑投资项目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相应调整预测得出的投资额。
⑶装置能力指数法
(装置能力指数法是根据有关项目的装置能力和装置能力指数来预测项目投资额的一种方法。装置能力是指以封闭型的生产设备为主体所构成的投资项目的生产能力,如制氧生产装置、化肥生产装置等。装置能力越大,所需投资额越多。)
装置能力和投资额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Y2=Y1·(X2/X1)?·α
(式中,Y2表示拟建项目投资额;Y1表示类似项目投资额;X2表示拟建项目装置能力;X1表示类似项目装置能力;n表示装置能力指数,可以根据经验来取值,如装置压力较高并带有较多台数的大中型压缩机泵及工业炉的装置取0.85、压力较低的装置取0.7、一般情况下可取0.8;α表示新旧项目之间的调整系数。)
某化肥工厂原有一套生产尿素的装置,装置能力为年产尿素10万吨,5年前投资额为万元,现该化肥厂拟增加一套生产能力为8万吨的尿素装置,根据经验,装置能力指数取0.8,因价格上涨,需要对投资进行调整,取调整系数为1.4.试预测8万吨尿素装置的投资额。
Y2=Y1·(X2/X1)?·α=×(8/10)^0.8×1.4=(万元)
2、全部现金流量的计算
以下案例假定初始投资是已知的,重点讨论营业现金流量问题。
大华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⑴甲方案需投资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元;
⑵乙方案需投资1元,使用寿命也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有残值收入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元,付现成本第1年为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将逐年增加修理费元,另需垫支营运资本元;
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试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①为计算现金流量,必须先计算两个方案每年的折旧额;
甲方案每年折旧额=/5=(元)
乙方案每年折旧额=(1-)/5=(元)
②再计算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单位:元)
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甲方案:销售收入
⑴
付现成本
⑵
折旧
⑶
税前利润
⑷=⑴-⑵-⑶
所得税
⑸=⑷×25%
税后净利
⑹=⑷-⑸
11111营业净现金流量
⑺=⑴-⑵-⑸
33333乙方案:销售收入
⑴
付现成本
⑵
33800折旧
⑶
税前利润
⑷=⑴-⑵-⑶
2600220018001所得税
⑸=⑷×25%
税后净利
⑹=⑷-⑸
11050营业净现金流量
⑺=⑴-⑵-⑸
33050③最后,结合初始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编制两个方案的全部现金流量表,如下表所示: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单位:元)
项目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甲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营业净现金流量33333现金流量合计-33333乙方案:固定资产投资-1营运资本垫支-营业净现金流量33050固定资产残值营运资本回收现金流量合计-1038050在上述两个表中,t=0代表第1年年初,t=1代表第1年年末,t=2代表第2年年末……在现金流量的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都假定各年投资在年初一次进行,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在各年年末一次发生,并假设终结现金流量是最后一年末发生的。
三、投资决策中使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传统的财务会计按权责发生制计算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并以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作为收益,用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则不能以按这种方法计算的收入和支出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高低的基础,而应以现金流入作为项目的收入,以现金流出作为项目的支出,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项目的净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投资决策之所以要以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作为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⑴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一定要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在衡量方案优劣时,应根据各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照资本成本率,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确定。而利润的计算并不考虑资金收付的时间,它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时不计入成本;
②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旧或折耗的形式逐期计入成本时,却又不需要付出现金;
③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的时间;
④销售行为一旦确定,就确认为当期的销售收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并未于当期收到现金;
⑤项目寿命终了时,以现金的形式回收的固定资产残值和垫支的流动资金在计算利润时也得不到反映。
可见,要在投资决策中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就不能用利润来衡量项目的优劣,而必须采用现金流量。
⑵采用现金流量才能使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能跟科学、更客观地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利润则明显存在不科学、不客观的成分。这是因为:
①利润的计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货估价、费用分摊和不同折旧计提方法的影响。因而,利润的计算比现金流量的计算有更大的主观随意性,以此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不太可靠;
②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若以未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作为报酬,具有较大风险,容易高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