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永远是一门艺术,需要的是情商、经验和感受及直觉,而不是科学。我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在现今的金融投资界是普遍现象,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创投或者风投领域更是如此。我们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一定的道理,又不完全正确。为什么呢?
因为:其一、说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指当投资人在面对整个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时,充满了未知,沒有人会精准的告诉你未来会怎样或者如何变化,将有哪些风险因素会导致你的投资会产生多少损失,那些风险因素会导致你的投资血本无归。至今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先进,都没有办法来准确预测商业投资行为发生之后的未来结果,更无法精准的提前到现在就告诉你能赚多少或者赔多少。因此投资人的经验教训和经历,并由此实战出来的而伴生的情商、直觉和灵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也存在科学的成分,比如经济学、数理统计、概率学、投资心理学、金融投资学,甚至包括哲学等都属于科学的范畴,正是由于人类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发现商业行为的规律,形成理论,再又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反复证伪,就形成了科学体系。虽然这样的科学技术并不能做到投资行为的未来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但是可以做到发现趋势性的机会和将小概率转换成大概率,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这在投资人抉择投资企业项目时对应的是市场系统风险问题的科学方法。
2
其二、就是从投资人投后到企业项目能开始提供出稳定品质和数量规模的产品和服务时,这样的“有效资产形式的孵化”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其实这个风险是不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属于非系统风险。这个风险实际上占到了构成投资成败整个风险要素的大部分权重,而这样的非系统风险是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将其“物理结构化和数字化”的。也就是说可以将这部分的风险无限趋于零。因此简单地说投资不是科学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结构洞在构建“投资决策模型”时,科学成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
其三、我们认为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组织对市场的认知和意识,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显得异常渺小,微不足道,更不可能对市场环境带来什么影响作用。因此唯有遵循商业和科技的本质规律,并依据市场运行的节奏和趋势顺势而为才是正道。今天的观点是:投资是在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的艺术。欢迎各位就此观点发表评论!
结构洞读而思,为您每日推荐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杜仲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