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男,生于呼和浩特市。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现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
年油画作品《南京的时代速度》获得南京艺术基金年度美术创作资助并结题;
年油画作品《时代的脉搏》年9月入选“向时代致敬一一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
年油画作品《浦江之夜二》入选“第十届江苏省油画展”;
年油画作品《南京·南》获“江南意蕴·江苏油画展”优秀奖;
年油画作品《时代的脉搏》年12月入选“第六届全国(大芬)中青油画展;
年油画作品《我们的高速时代》年3月获“首届江苏美术作品奖”;
年油画作品《校园生活》入选“第四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
年油画《高速时代系列之8》入选“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
年油画《高速时代系列之6》入选“泰山至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年油画《我们的高速时代》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等等。
自信是一种成熟
张冬峰
油画进入中国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时间很短,形成的脉络十分清晰,基本上是:1、刚传入中国,中国人的好奇时期;2、以摹仿为特征的大量的实践活动时期;3、开始寻找自我,寻求中国风格时期。
大约五十年代未开始有人提出油画民族化的口号。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拐点,标志着中国人对油画的学习,由摹仿阶段,进入到思考自己的风格及其画派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与欧美文化交流大增,许多美术工作者到了西方的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和临摹原作,对油画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同时,西方的大多数油画流派和技法似乎都被聪明的中国油画家过了一遍。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迈进了世界前列,油画艺术也得到了巨大进步。至少民众普遍不把油画画种当作外来文化了。油画的普及是油画艺术得以提高的基础,油画艺术在中国土地上成长壮大。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彰显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部分专家学者仍在努力地比对中西油画的差距或差异;另一方面,有人在探寻油画发展的新路。二者都是油画艺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至于后者,有以个人形式进行探求的,他们在寻求技术层面的深度、新颖度;也有以群体形式出现,寻求总体艺术面貌的突显,追求一种精神。“中国精神-风景油画学术邀请展”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表现。中国风景油画的精神的提出,也是一种自信的标志。
有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人追求中国精神既自然也合理。这一次,就有那么一些人,试图用风景油画来书写自己的艺术的更是精神的情怀。具体看,参展的画家个人风格各显风采,但在精神层面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参展画家的作品都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就像一颗颗宝珠,那么,中国精神就是一根线儿,使其串联成为了风景油画的“项链”。最早有此构想的当属杨飞云院长。
自信是一种成熟。在中国的风景油画领域,追求绘画中的中国神韵,绝不只是个别人的意愿,有此情怀的优秀的风景画家大有人在。说来也巧,几乎在同一时期,也有油画同仁提出举办中国因素的画展的意愿。此次“中国精神-风景油画学术邀请展”,也因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画展的规模受限,但这不能阻碍我们对风景油画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追求。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年龄都出生于五、六十年代,也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心理和艺术实践,在风景油画里面有着各自的艺术基因和油画经验。
以下作品张冬峰老师点评
1)杨飞云,写实油画的领军人物。他以人物油画见长,但近年来他画风景油画越画越频繁。他的风景油画倾向于写实,因此也独树一帜,坚实的人物画基础,让他画风景如鱼得水。有评论认为他的风景画质朴大气,油画语言纯正,不亚于他的人物画,不受纷繁浮躁的风气所扰。他的油画注重深度,强调寻源问道,尤其耐看。杨飞云经营中国油画院有七个年头,有多苦,有多累,有多乐他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在中国油画院,同事们大多称他为杨老师,还有别名叫“劳模”。杨老师勤奋、治学严谨是出了名的。
2)赵开坤,书写的高手。风景油画到了他的手上,仿佛成了中国草书,痛快淋漓,乐在其中,观者也心爽。了解开坤的人都知道其现场写生的特点,不喜欢画小画,往往把邀请人为他准备的小幅画框拼凑成大画一起画,整个作画过程也是一气哈成,自成一体。此君特爱金属机械。
3)王克举,在画家群体里相对用色纯度最高的画家,因而也体现了很强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克举也有开坤的气度,也是喜欢画大画的人。王克举用大尺寸的画框现场写生,成为了中国风景写生的特例。克举打太极拳不差。
4)刘建平,平常语言不多,看似平静的背后,有着一股子劲儿,一直在努力把玩艺术品味、油画语言以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