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氛围,在现当代又诞生了著名的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诸多艺术流派,聚集了上万的艺术创作者,艺术活动十分频繁,市场表现活跃。但由于背负了太重的传统包袱,在某种意义上,陕西地区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又略显保守。
年1月5日,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陕西西美万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围绕陕西地区艺术家的创作生态与时代机遇等相关课题进行了研讨,并针对西安艺术市场现状与数字化发展展开分析。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表示,了解青年艺术家如何在当代数字化社会中创新发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有机结合等相关问题是文化和旅游部所属文化企业应当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中数集团坚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培育新时代业态。数字化艺术的未来在青年艺术家手中,中数集团着眼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注重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发展,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具有影响力、公信力的展示平台。”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日新月异,陕西省在艺术数字化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北京专家学者和年轻艺术家一同探讨,使陕西的艺术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
西安传统与当代的碰撞
在这个生活过十三朝帝王将相之地,书画占了艺术品市场的绝对优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的作品近年来越发受到广大藏家的喜爱。感同身受,他分析了西安传统意义上艺术品市场的特点,其中包括西安历经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多,文化传统好;西安地处内陆,艺术品交易活跃,但是市场大部分不能走出地域也没有走向国际;西安地区收藏市场起步早,从明清时代就是收藏热点,现代社会中西安也传袭了收藏习惯,和收藏相关的各类协会不下50家。但西安的藏家一般比较谨慎,大量收购作品的一般都是外地的资本。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发言
西安历史遗存丰厚,艺术家多,货源充足,陕西的画院、艺术研究院等机构不下20家。王犇表示在西安大部分艺术家还是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守株待兔”坐等上门。主动出击式地推广宣传和通过拍卖、经纪人、网络等销售方式通常不被一些艺术家认可,他们认为贵重的东西不会在网上交易。正因如此,大部分艺术家还是专心创作,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dhg/1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