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打眼”小编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布)
年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几个特点
1、国内市场回落
2015年,艺术品拍卖行业面临着离场问题。地产、能源等各个传统行业里的成功企业家三年前就开始从艺术品市场退出,这些原本的客人基于对经济形势的较低预期,降低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年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不仅是一个调整年,甚至可以称为‘熔断年。年,国内艺术品市场遭遇了断崖式的调整——从画家来看,很多年轻画家以往手里有很多订单,但进入年,他们手里几乎没有订单;从画廊来看,很多画廊陆续休业、停业;从拍卖市场来看,年大部分中小拍卖公司只是象征性地拍一场,甚至干脆一年都没有举槌。“这种‘熔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并非坏事。
2、大众有艺术消费的需求,但市场不匹配
2015年国内艺术品领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市场很冷,另一方面老百姓艺术热情高涨。
3、买家买得不那么盲目了
国内顶级艺术品拍卖并未受到市场降温的影响。2015年嘉德拍出的2.7945亿元潘天寿《鹰石山花图》就创造了潘天寿作品的拍卖新纪录,同一幅画在2005年的时候的拍卖成交价为1171.5万元;嘉德另一幅拍品,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也达到了1.84亿元的成交价。不是国内艺术品卖得差了,而是买家买得不那么盲目了。
4、互联网+艺术品
2015年,没有人会怀疑互联网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电商已全方位渗透进日常生活,包括艺术品行业。2015年艺术品市场大亮点是艺术品的网络交易,国内艺术品电商的主流方式是提供交易平台,而不直接介入交易行为。
年12月6日,保利秋拍“国风——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互联网买家发力传统拍场,通过艺典“同步拍”拿下当晚最贵两件拍品: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万起拍,以1.15亿元成交,另一件高价拍品,李可染的《昆仑雪山图》万起拍,万成交。
5、年拍卖市场萧条中不乏亮点
年国内拍卖行业的惨淡,在春拍时已经出现较明显的表现。以年春拍为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为亿元,同比下降27.2%,成交量同比下降40%,成交率同比下降12.89%。受拍品征集困难、市场持续调整的影响,万元以上的作品数量同比年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然而,从全年的数据看,内地春秋拍市场中总共出现6件过亿拍品,造成顶级作品抢手,一般作品无人问津,两极分化加剧的局面。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成交价2.43亿元
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特征
一是受到现阶段中国经济整体下行状态的影响,艺术品市场的持续性调整状态逐步进入“深水区”,拍卖市场的成交规模持续萎缩,但萎缩的速度在明显减慢,市场正在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二是拍卖市场充斥游离的气氛,信心不足;
三是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拍卖市场参与者重视艺术品本体价值及其文化内涵的发展取向愈发明显,这种本体价值的组成包括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等,尤其是背后具有深厚收藏背景或丰富文化内涵的藏品备受追捧;
四是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参与群体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各种拍场中都不乏年轻竞价者的参与。市场群体年轻化是收藏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是艺术品拍卖资源的“聚合”与“扩散”的发展趋向,反映出的都是中国拍卖市场聚合与分化共存的严重生存状态。
六是“互联网+”和国际化竞争对传统拍卖产生严重的冲击;
七是拍卖机构预期多次高企来拉动市场均没有得到实际现实市场的响应,被视为策划式拍卖,对市场信心聚集不力。反而导致相反的结果,使得其后有意愿进场的大量资金选择了保守观望的避险策略。
傅抱石《听泉图》成交价.5万元
年艺术品市场的交投活跃度连续下滑,当大多数投机者对艺术品投资热情渐渐褪去时,或许恰恰是理性投资者布局艺术品市场的好时机,年艺术品投资市场究竟有哪些利好?艺术品投资又出现了哪些新玩法?
1、艺术品电商成了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
年的艺术品市场值得期待的当属艺术品交易模式的转型。年,全球第一家艺术品电商artnet在纽约成立,之后其开发的价格数据库、新闻等产品成为业界标杆。年嘉德在线成立,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年,盛世收藏、博宝网、雅昌交艺网等先后上线;年淘宝试水艺术品拍卖,标志综合类电商正式涉足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年,艺典中国等新一批平台兴起。而从年起,艺术品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用艺术品电商研究专家王槄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品电商成了‘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截至年底,国内在线艺术品交易网站已接近家。
年艺术品电商同样在蓬勃发展,就在12月8日开幕的上海国际收藏论坛暨艺术电商全球峰会上,artnet全球总裁JacobPabst指出,“根据artnet的统计,70%的收藏家在收藏时并没有亲眼看过艺术品”,他认为“理念的转变要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年12月,华辰集团打造了天天拍卖平台。中国拍卖协会研究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近两年,为适应网络新发展,减少经营成本,国内许多拍卖行都启动了线上拍卖,甚至不再进行现场拍卖。”
年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或将延续“互联网+”的模式,在量的积累上,改革创新,中国艺术品电商的发展或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质的飞跃。、
2、市场需从多方面调整与转型
(1)在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处于低谷期的同时,画廊、艺博会或将面对日趋蓬勃的消费市场,这无疑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将倒逼行业做出更多创新。由于长期针对收藏或投资的市场环境,以及局限于个体小规模经营的艺术策略,画廊和艺术博览会的行为和观念亟待彻底改变,模式亟待多元化创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下,画廊的新发展方向有两个——或是连锁性的主题画廊,或是单体的“巨无霸”,而其经营内容将日趋当代化。此外,艺术和商业结合的项目也将成为未来几年的趋势,这反映市场从各个角度与产业结合,各种各样的点在形成,这种有效的结合才能真正推动整个市场未来的发展。
(2)新常态下,艺术品拍卖行业同样需要转型和创新,对于转型和创新的方向,业界的看法不尽相同。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看来,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要把握三个方向:开发新买方、新平台,找到新的艺术品来源;发展艺术品金融,希望专业的行业领头羊来支持,给市场提供流动资金;发展艺术品电商,非标准商品电商空间无限。苏富比亚洲资深顾问温桂华则认为,年艺术品市场可能会出现分化,高值的小众收藏与中产审美消费,以及投资保值将给更多拍卖公司和画廊一个定位的机会。“如果定位准确,未来将平稳发展,反之年将充满风险。同时,‘互联网+’在年会有更多的拓展空间,传统与‘互联网+’结合将冲破传统的购藏体验,使市场更先进、更精彩。
莫迪里阿尼《侧卧的裸女》成交价10.8亿元
3、互联网+艺术品+金融将有大作为
艺术品拍卖行业发展到现在仍未完全摆脱单一模式、单一品种,应该把互联网的冲击当成一个机遇。“中国艺术品拍卖发展20多年来,不管是‘千元时代’,还是‘亿元时代’,总体统计下来90%以上的拍品成交价在50万元以下的,平均价位是3万元左右,这个价位对于现在的网上交易来说完全不成问题,相信未来技术革命也将解决艺术体验的问题,而且不会太远。
“互联网+”为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艺术品金融上。艺典中国CEO邱童认为,艺术品金融的关键在于数据。“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将给艺术品金融带来很大的突破,因为只有借助互联网,才可以最大化地拿到数据。”北京保利是国内最早开展艺术品金融的企业之一,保利文化艺术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郭建巍认为,保利拍卖近10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采用了“金融杠杆”——为买家融资,解决买家参与高价艺术品竞购的资金流动性;为藏家提供预先资金,方便前期征集;为藏家做艺术品抵押,解决艺术品长期占用资金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则在肯定金融对于艺术品市场推动的同时,强调做艺术品金融还需量力而行,懂了才可以做。刘双舟认为,目前,国内艺术品金融领域存在偏融资轻兑付、依赖精英消费、忽视服务金融等误区,今后艺术品金融应该由量入为出转向量出为入,由价值评估转向风险评估,由卖方鉴定转向买方鉴定,由精英消费转向大众消费,由理财金融转向服务金融。
潘天寿《鹰石图》,成交价1.15亿元
年如何投资艺术品市场
投资者参与艺术金融要注意两种理念的选择和认识,一种是资产配置的理念,一种是短期理财的理念。一般投资者要更多地选择前者,规避短期的投资理财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投入资金要有一定的规划,通过不同的产品来结构性地分散风险。不要搞小圈子的投资,慎重地选择投资顾问机构。
一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bj/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