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投资艺术 >> 投资艺术背景 >> 正文 >> 正文

新书丨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译

来源:投资艺术 时间:2023/4/7

专业文史哲

本文为《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译者后记

译者后记

詹镇鹏

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第一时间拜读了高彦颐教授的《砚史》。之前读过高老师的早期著作《缠足》和《闺塾师》,与本人研究虽无直接关联,却顺藤摸瓜,了解到她近年转向物质文化研究,开始期待其新成果。关于中国文房用具的中英文出版物十分少见,而且多属于收藏鉴赏类的介绍性读物。难得有一本学术书,尝试从零碎的故纸堆与实物中,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枚砚与其相互纠葛的人物的历史轨迹。制作、购藏、题咏这些“物”背后的“人”,泰半湮没于历史中,却逐渐引起学者与业余读者的兴趣。《砚史》无太多的高深理论,行文紧凑简练,值得引入国内,与学界同好共飨。

为此,我将此书连同其他中国艺术史的英文新著,向彼时仍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的肖帅帅编辑推荐。年底,毛遂自荐而试译的章节经高老师过目,得到其肯定之后,我有幸参与翻译本书,才有这篇后记的诞生。

学术翻译与研究同理,皆强调“术业有专攻”。本人虽擅于明清艺术史与宫廷器物,仍需通过扩展阅读,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包括北宋至清代文人赏砚知识之发展,以及端砚的制作过程。翻译工作与博士研究时间上虽有重叠,但前者安排更随心自由。因此,翻译本书是论文研究写作之余,有效的放松调剂方式,全然不觉枯燥。全身心投入翻译初稿,花费大约三个月时间,在年春季完成。随后大半年就是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数不清多少次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包括开采端石与雕砚工序),爬梳大量参考文献;多少次为了衔接前后行文,琢磨半天才找到一个妥帖的句式表达。不知不觉之间,自我意识就会代入作者笔下的砚工行列,以笔代刀,在狭小的空间内(书桌)忘我地雕琢文字。在书中,高老师将清代匠人与士人,以及各自所擅长的技艺作类比,认为二者皆劳心劳力、不分贵贱,个人对此深表认同。

翻译本书初期,幸得高老师协助,提供原书使用的古籍善本(林家《砚史》、余甸《余京兆集》、谢士骥《春草堂诗钞》等),以便参照引文。完成书稿前后,一些细节需要通过邮件与作者反复沟通,均获及时答复,令问题迎刃而解。翻译是追循写作者思路的过程,从中可一窥高老师身为老练学者扎实的文献功底与严谨学风。年底提交书稿后,她更在繁重的教研与行政事务之余,细心地审阅、校对我的译文。《砚史》原书针对的是欧美汉学界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英文读者,部分字词及行文需要根据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作相应调整。高老师显然意识到这点,对中文译稿的标题与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与修订,与英文版有所区别。

《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内文

将译稿交给出版社之后,我与高老师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ciwangnai.com/tzysbj/11245.html